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先秦时期,“性情”已经作为一个重要的哲学命题出现在先哲们的文论中;魏晋南北朝时期,诗道“性情”说开始大量出现在诗学著作中。“性情”说于晚清更是在“诗言志”、“诗缘情”、“性灵”说这几种传统诗论中脱颖而出,成为众多诗学流派成员论诗的核心词汇。“性情”二字频繁地出现在晚清各家诗派的诗话中,这一现象也引起了学界的重视,但是历来学者对其研究不足,且缺乏系统性。本文首先对“性情”说在诗学系统中的发展进行一番梳理;之后对以桐城诗派、道咸宋诗派、汉魏诗派、同光体诗派、中晚唐诗派、南社为代表的晚清六个诗歌流派诗话中的“性情”说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最后将晚清诗话中的“性情”说与现代新文化运动相联系,简要分析其中的关系。正文部分共分为三章进行论述:第一章简述“性情”说在哲学系统与诗学系统中的产生与发展。分四节进行论述:第一节,简要分析“诗言志”、“诗缘情”与“诗道性情”这三个并立的关于诗歌本质的传统主张的产生过程。第二节,辨析“情”、“性灵”、“性情”这三个容易混淆的词在诗学中的意思。第三节,简析晚清诗话是从哪些角度谈论“性情”的。第四节,简述“性情”说在晚清诗话中流行的原因。第二章详细分析晚清六个诗学流派诗话中的“性情”说。重点分析桐城诗派的“性情”说。通过对以戴名世、方苞、刘大櫆、姚范、姚鼐、方东树、梅曾亮等桐城诗派不同时期代表人物的诗话中“性情”观的梳理,我们对桐城诗派的“性情”说会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对晚清时期道咸宋诗派、汉魏诗派、同光体诗派、中晚唐诗派、南社的“性情”说的特点进行简要分析。第三章论述现代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的论诗主张,并与晚清诗话中的“性情”说相联系。晚清诗话中的“性情”说在某种意义上为即将到来的新文学做了一种思想上的准备。因为新文学也强调“个性”和“真实”,强调“真情实感”,古典文论和现代文论是有相同之处的。还有就是,“性情说”自有不可磨灭之处,因为诗本身就是一种特殊文体,在内容上应该和个性相结合,在形式上应该有特殊的表现。“真性情”、“不俗”、“立诚”、“我”、“本色”、“因时”等与“性情”说联系紧密的因素时常出现在新文化运动代表者的诗论中。可以说,晚清诗话中的“性情”说为现代新文学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一些理论先声。其新文化运动之“现代”是“传统”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