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大学生死亡态度和生命意义现状,探讨大学生死亡态度和生命意义与相关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以长沙市四所高校442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现场完成死亡态度问卷、大学生生命意义问卷、罗森伯格自尊量表(SES)及内外控人格特质倾向量表。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统计方法主要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LSD)、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结果(1)大学生死亡态度方面,中性接受排序第一,之后依次是死亡逃避、死亡恐惧、趋近接受和逃离接受。不同性别、宗教信仰、宗教虔诚度的大学生在死亡态度各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异;不同身体健康状况大学生在逃离接受上差异非常显著,在死亡恐惧上差异显著;不同自尊水平大学生在死亡恐惧、中性接受、逃离接受上差异非常显著,在趋近接受上差异显著;不同人格特质大学生在死亡恐惧、逃离接受上差异非常显著,在死亡逃避上差异显著;不同接触死亡经验大学生在逃离接受上差异非常显著,在死亡恐惧、趋近接受上差异显著;家中讨论死亡不同情形的大学生在死亡恐惧、死亡逃避、中性接受上差异显著;阅读有关讨论“死亡”的书籍或文章不同情况大学生在死亡逃避上差异显著。(2)大学生总体生命意义处于良好的水平。在生命意义总分、成就、人际关系、自我超越上,女生非常显著地高于男生;除了追求和亲密关系,不同身体健康状况大学生在生命意义总分及其他因子上差异非常显著;不同宗教信仰、宗教虔诚度的大学生生命意义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自尊水平大学生在生命意义总分及所有因子上差异非常显著;除了人际关系和追求,不同人格特质的大学生在生命意义总分及其他因子上差异显著。(3)死亡态度、生命意义及自尊、内外控人格的相关性:自尊与死亡恐惧、死亡逃避、趋近接受、逃离接受显著负相关、与中性接受显著正相关;内外控人格与死亡恐惧、逃离接受显著正相关;死亡恐惧、趋近接受、逃离接受、内外控人格与生命意义总分显著负相关;中性接受、自尊与生命意义总分显著正相关;性别、健康状况、自尊、内外控人格对生命意义有一定预测力;自尊、内外控人格对死亡恐惧有一定预测力;讨论死亡情形、自尊、生命意义对中性接受有一定预测力;讨论死亡情形、生命意义对趋近接受有一定预测力;健康状况、讨论死亡情形、生命意义对逃离接受有一定预测力。结论(1)大学生死亡态度以中性接受为主,之后依次是死亡逃避、死亡恐惧、趋近接受、逃离接受;(2)大学生生命意义状况良好;(3)自尊与死亡恐惧、死亡逃避、趋近接受、逃离接受显著负相关、与中性接受显著正相关;内外控人格与死亡恐惧、逃离接受显著正相关;自尊与生命意义总分显著正相关;内外控人格与生命意义总分显著负相关;生命意义和死亡态度密切相关,生命意义越高,越能以中性接受的态度面对死亡,死亡恐惧、死亡逃避、趋近接受、逃离接受越低;(4)性别、健康状况、自尊、内外控人格对生命意义有一定预测力;健康状况、讨论死亡情形、自尊、内外控人格、生命意义对死亡态度有一定预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