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林业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率较低。为了有效发展林业,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全国已开展了一系列正式或者非正式的林业改革,包括分林到户、自由流转等,促进效率,优化资源配置。鉴于林业资源本身的特殊性,加上我国林业分布不均,林农众多,林业改革并非一蹴而就即能完成。进入新世纪后,新一轮的林业改革方案呼之欲出。2003年6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拉开了全国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序幕。江西省作为南方第二林业大省,三分之二的面积为山区,三方之二的县是重点林业县,林业生产力也相对丰富。为了利用资源优势,促进林业发展,调动林农的生产积极性,江西省在全国新一轮林改的大背景下,积极求变,开展了一系列改革举措:分林到户、明晰产权、发放全国通用的“林权证”等。林业改革是林业发展的制度前提,随着“林权证”的发放,林改中顺势衍生出了一类新的金融创新品种:“林业产权抵押贷款”,为林农解决资金困难,有效融资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本文先从理论框架构建出发,包括林权抵押贷款的相关概念、抵押贷款中林业资产的评估、从金融机构的角度来阐明借款的风险以及分析借贷双方的行为模式;后以江西省为例,主要论述林业情况、政府政策、林权抵押贷款在江西省的发展情况、已取得的效果及成效分析、并对比了江西省目前采用的五类融资模式及其适用情况,最后反思了江西省在开展林权抵押贷款的同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本文的归结点在于之后的实证分析部分,为了更好地了解江西省林权抵押贷款的开展情况,找出相关的影响因素,作者深入到江西省各设区市,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开展了一系列的实地调研,最终提取到有效数据。文章先从个体、家庭、林业投入、银行、第三方等方面出发,提出影响因素假设,然后利用Eview6.0统计软件对因素调查数据做相关性和回归处理,验证或者否定之前的假设,从而得出影响江西省林权抵押贷款开展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最后针对实证结果提出建议和对策,从而指导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