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一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消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能否合理解决也成了衡量经济发展好坏的一个重要标杆。消费状况作为反映生活水平的一面镜子,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尤其是在当前经济转型的大背景下,我国从依靠外需向依靠内需转型,消费创造了需求,因此,我国的消费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与城市居民持续较快增长的消费相比,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缓慢,并且还呈现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差距日益扩大的趋势,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7.43%,但农村居民的消费总量仅占全国居民消费总量的22.22%。农村消费市场的疲软直接影响了我国的整体消费水平,对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都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研究当前我国农民消费水平现状和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探索启动农村消费市场,提高农民消费水平,就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以林口县农民消费水平为研究对象,在对消费水平相关内容探讨的基础上,以林口县农民消费水平存在的问题为出发点,继而分析林口县农民消费水平偏低的原因,最后根据问题与原因研究出提高农民消费水平的原则和对策。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章)对农民消费问题开展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点和不足等方面的论述。并对有关的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解析,给本文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部分(第3章)概括了林口县农民消费以及消费结构的现状。林口县农民消费还处在较低水平,增长缓慢;农民消费治理不高、农民消费环境不佳、消费支出结构不平衡、消费方式不科学。第三部(第4章)主要建立在第一部分理论的基础上,注重从定性分析的角度来研究当前林口县农民消费偏低的原因。林口县农民消费不高的原因,从根本上讲,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即“没钱消费”、“有钱不愿意消费”、“有钱没有条件消费”。具体来讲,包括经济因素(收入水平低、支出预期高、物价水平相对较高)、消费环境与条件因素(农村居住环境不利于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农村基础设施环境薄弱严重制约农民消费需求、农村消费品市场不完善挫伤农民消费)和社会因素(消费观念因素、农村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农村义务教育制度不健全)三个方面。第四部分(第5章)针对前文的分析,提出促进农民消费增长的对策:加快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改变农民的消费观念、营造良好消费环境、提高农民的社会保障水平、继续推进农村义务教育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