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皮肤黑色素瘤(Skin cutaneous melanoma,SKCM)是皮肤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癌症。基于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检查点的免疫阻断治疗(下文简称“免疫阻断治疗”)通过诱导高水平的抗皮肤黑色素瘤反应,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生存率。不过,该疗法在患者中表现出巨大的疗效差异,往往仅有少部分患者能从中获益。抗PD-1治疗疗效预测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皮肤黑色素瘤(Skin cutaneous melanoma,SKCM)是皮肤癌中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癌症。基于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rogrammed cell death 1,PD-1)检查点的免疫阻断治疗(下文简称“免疫阻断治疗”)通过诱导高水平的抗皮肤黑色素瘤反应,极大地提高了患者生存率。不过,该疗法在患者中表现出巨大的疗效差异,往往仅有少部分患者能从中获益。抗PD-1治疗疗效预测标志物为免疫治疗实施提供了关键性依赖工具,有效提高了免疫阻断治疗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生存率。不过,由于在标志
其他文献
背景:真菌感染是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内常见疾病,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ICU危重症患者存在多种获得性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介入性操作(如机械通气、深静脉置管)、使用激素、使用广谱抗生素和ICU住院时间等。同时,由于危重症患者往往呈低免疫状态(比如脓毒症患者因体内免疫耗竭免疫抑制等多种原因而存在低免疫状态),易出现T细胞免疫状态改变,使患者获得性真菌感染
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比较利奈唑胺两种剂量治疗儿童结核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了解利奈唑胺用于治疗儿童结核病的疗效及常见不良反应,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副作用的监测。方法:以2016年6月到2020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使用利奈唑胺治疗结核病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使用利奈唑胺的剂量及频次分为QD组(10mg/kg每天1次)及BID组(10mg/kg每天2次),比较两组的疗效及药物不良
目的:分析总结输入型群体发病的急性组织胞浆菌病(histoplamosis,HP)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转归,以提高对这种罕见病急性期的诊治水平。方法:收集2019年4月在南美圭亚那合作共和国群体发病的10例急性组织胞浆菌病患者的住院记录及随访资料,对其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一般情况:10例病例均为男性,年龄30~56岁,平均(44±8)岁,病例7既往曾患肺结核已治愈,现
目的:探讨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ontinuous venovenous hemofiltration,CVVH)对儿童万古霉素谷浓度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1月-2019年12月入住重症监护室并使用万古霉素(40-60 mg/kg/d)治疗的患儿临床资料,根据患儿肾功能及治疗模式差异,将其分为CVVH组和Non-CVVH组。比较两组间万谷霉素谷浓度差异,分析谷浓度高于治疗区间(>2
目的:炎症(Inflammation)和过量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的产生在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本论文主要探究生物相容性、生物安全性好的普鲁士蓝纳米粒(Prussian Blue Nanoparticles,PB)在抑制炎症/清除活性氧中的应用及相关机制研究。主要分两个工作展开:1)普鲁士蓝纳米粒在急性胰腺炎中的治疗及其机制研究;2)普鲁士蓝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儿童肠结核的临床特征,以提高临床对其的认识及早期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9年12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的41例肠结核患儿的临床资料。按发病年龄分为4组,0~<3岁组,3~<6岁组,6~<12岁组及12~<18岁组,比较不同年龄组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及病理表现、治疗方案等资料。结果:(1)一般资料:41例ITB患儿中,男19例、
目的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MSM)作为HIV感染的高风险人群,其艾滋病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新发感染率一直居高不下,控制HIV新发感染率迫在眉睫。本研究旨在通过对HIV阴性MSM人群艾滋病暴露前预防用药(Pre-exposure prophylaxis,PrEP)的服药动机进行分类,探讨服药动机的影响因素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继发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高危因素,为临床诊治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20年8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临床资料的120例SAP,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患者入院时APACHEⅡ评分、禁食禁饮时间、广谱抗生素使用种类预测继发真菌感染的价值。结果:48例SAP继发深部真菌感染,发生率为40.0%,其中26例死亡,死亡率为54.2%。单因素分析
背景: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引起的慢性化感染,是一种由病毒、环境和宿主因素之间相互作用导致的一种高流行率传染病。据统计,全球目前约有2.5亿HBV慢性感染者。HBV感染导致患者的肝脏疾病结局各不相同,有无任何临床症状的HBV携带者或者隐匿型肝炎患者,也有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反复纤维化进展成肝硬化甚至是肝癌等不同表型的患者。多项研究表明,宿主遗传因素在慢性感染过程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感染中万古霉素药代/药效动力学参数与其治疗疗效、肾毒性间相关性,并确定适宜的阈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9月至2021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住院使用万古霉素治疗的重症感染患儿信息。采用单因素分析万古霉素药代/药效动力学参数与疗效、肾毒性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肾毒性发生风险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24小时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