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母亲身份是女性独特的身份形式,女性主义理论家认为从母亲身份出发争取母性自主性从而确立女性主体性是女性主义理论应该努力的方向。本文试图通过梳理女性主义理论中有关母亲身份的论述,分析其源流概况,揭示出父权文化对母亲及其文化的遮蔽,从而改变母亲在父权文化中的边缘化、客体化地位,提高母亲主体性,同时得出这一改变基于传统母亲身份的解构、新型母亲身份的建构和母女关系的重建的结论。论文主体部分共四章,绪论部分说明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可行性,陈述了母亲身份问题在女性主义理论之前的研究状况,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女性主义理论中的母亲身份研究。第二章梳理了母亲身份问题在女权主义理论之前的研究状况,涉及到精神分析、后精神分析以及原型批评理论,以弗洛伊德、拉康和荣格为代表,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第三章中有关女权主义中的母亲身份理论的论述。第三章通过对以波伏娃、克里斯蒂娃、伊里格瑞、西苏为代表的法国女性主义理论家和以巴特勒为代表的美国女性主义理论家有关母亲身份研究理论的分析和比较,考察不同时期里女性主义理论中关于母亲身份观点的嬗变,是论文重点研究的对象。第四章通过对西方经典文学作品中母亲形象的分析,揭示男女作家笔下母亲形象的不同特征,并展示不同时代的作家隐藏于母亲形象背后的不同诉求,从而从性别差异和文化发展角度出发印证母亲身份问题在文学实践中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