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铬铁素体耐热钢中氧化物弥散强化相形成机制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uwe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氧化物弥散强化(Oxide-Dispersion-Strengthened,ODS)钢因其具有优异的抗辐照性能、良好的高温蠕变性能和高温抗拉强度而被认为是未来核能系统最佳备选结构材料。该新型材料的强化思路是在基体中引入弥散分布的纳米级氧化物粒子,从而在本质上获得优异高温性能的材料,而这些氧化物粒子是通过新的工艺如机械合金化和后续的热压烧结获得的。本文系统研究了ODS钢的合成、机制和相变行为,探索了纳米级氧化物颗粒的形成机制与过程,阐明了ODS钢合成过程中的组织演化行为,成功利用机械球磨和热压烧结获得了MgAl2O4型Fe-Cr ODS钢,实现低温烧结形成MgAl2O4粒子,在JMAK模型基础上澄清了ODS钢的奥氏体相变行为,并以Fe3Al作为Al载体添加Al组元合成Fe-Cr-W-Ti-Y-Al系ODS合金。本工作从理论上和实验方面为ODS钢的开发与应用提供了有力依据。研究了Y2O3尺寸和结构在机械球磨和后续退火过程中的演化行为。研究表明:在机械球磨过程中,混合粉末的颗粒尺寸和晶粒尺寸随着球磨时间的延长而减小。但随着球磨时间的进一步延长,球磨造成的冷焊和破碎作用达到平衡,混合粉末的颗粒尺寸和晶粒尺寸不再减小。机械球磨过程中,Y2O3晶体逐渐被破碎并形成了不规则外形的纳米晶,在随后的退火过程中,Y2O3纳米晶发生长大且其外形趋近球形。其变化过程为:完整晶体不完整晶体(长程有序结构破坏)细小晶粒(纳米晶)。研究了纳米级Ti-Y复合氧化物颗粒的形成过程和机制。研究表明:纳米级Ti-Y复合氧化物主要以三种形式存在:(a)完全结晶型,该类型粒子的晶体结构与标准物质相同;(b)部分结晶型,该类型粒子并未完全结晶,其边缘存在一定区域的非晶相;(c)非晶分布于粒子内部型,该类型粒子内部分布着少量非晶区域。Ti-Y复合氧化物的这三种存在形式为探索其形成机理与过程提供了有力证据。在机械球磨过程中,Y2O3纳米晶和非晶相与基体元素(M: Fe, Cr, Ti)的混合相在强烈塑性变形作用下形成,即在随后的热压烧结过程中,Y2O3纳米晶和Ti组元的反应以及自身不稳定的[YMO]amorphous非晶相的晶化行为形成了纳米级Ti-Y复合氧化物颗粒,研究了ODS钢机械球磨和热压烧结过程中的组织形貌演化行为。Fe-Cr-Y系和Fe-Cr-Ti-Y系ODS钢基本组织为微米级等轴铁素体和分布于晶粒中的纳米级氧化物颗粒。两种钢的基体中存在一些未强化区域即无粒子分布区域,这种现象表明,尽管强化相粒子尺寸达到纳米级,但是仍然存在分布不均一的问题。门槛应力值的计算结果(最大值为360MPa)表明细小和密集分布的粒子有利于提高材料强度。不同的区域对应着不同的门槛应力值,这是由于各个区域的纳米级氧化物粒子的尺寸和分布均一性造成的,这可能是门槛应力值不能通过蠕变测试结果获得的原因。成功利用机械球磨和热压烧结获得了MgAl2O4型Fe-Cr ODS钢,实现低温烧结形成MgAl2O4粒子。研究表明:在机械球磨过程中,强烈的塑性变形没有导致MgO、Al2O3发生分解,Mg原子和O原子之间以及Al原子和O原子之间的结合并未被强烈的塑性变形破坏,并且Mg、Al和O原子未溶入Fe-Cr体系。氧化物本身尺寸的减小导致的表面能增大和因Fe晶粒尺寸减小、晶界面积增加导致的晶界能增大是氧化物向非晶转变的驱动力。在后续烧结过程中非晶晶化形成了MgAl2O4粒子。MgAl2O4强化相粒子形成温度为1173K,该温度远低于传统烧结温度(1873K),即实现低温烧结合成MgAl2O4。利用改进了的JMAK模型研究了ODS钢的奥氏体相变行为。基于拟合结果认为,在相同加热速率下,三种材料的奥氏体晶粒生长激活能值几乎没有差别,而Fe-9Cr-0.2Ti-0.3Y2O3奥氏体晶粒生长时界面迁移速率相比Fe-9Cr-0.3Y2O3和Fe-9Cr较小。这主要是由加热过程中奥氏体晶粒生长受到分布于基体中的粒子阻碍作用造成的。纳米级氧化物粒子通过钉扎阻力阻碍了作为新相的奥氏体界面向母相铁素体的推移,利用Zener公式定量地计算了钉扎阻力,计算结果表明:对于Fe-9Cr合金,基体中不存在纳米级氧化物颗粒,奥氏体界面的推进速度较快,奥氏体化过程在较窄的温度范围内完成。而对于Fe-9Cr-0.3Y2O3和Fe-9Cr-0.2Ti-0.3Y2O3ODS钢来说,基体中存在着纳米级氧化物颗粒,它们阻碍着奥氏体界面向铁素体界面的推进,钉扎阻力分别为Ppin YO0.78MJ/m3,23Ppin YTiO3.0MJ/m3,这与动力学拟合结果中指前因子V2270的减小是相符合的。在Fe-Cr-W-Ti-Y的基础上,以Fe3Al作为Al载体添加Al组元合成Fe-Cr-W-Ti-Y-Al系ODS合金。研究表明:在热压烧结过程中,Al组元从基体中析出与Y2O3发生反应生成了Y-Al-O复合氧化物。Al组元与Ti组元存在竞争关系,在复合氧化物形成过程中,Al组元取代了Ti组元与Y2O3发生反应,这主要是由于Al组元相比Ti组元有较高的氧亲和力,因而Al组元更容易与Y2O3发生反应。屈服强度计算结果表明计算值和实验值是比较吻合的,并且主要是在0.5和1时的取值是接近的,良好的屈服强度主要源于细晶强化和弥散强化。
其他文献
以4个苦瓜品种为试材,进行春季栽培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绿玉苦瓜早熟性好,颜色浓绿,产量高,综合性状明显优于对照品种比玉,比较适合武汉及周边地区早熟栽培种植,可作为武
Mg-Y-Nd系的WE43和WE54作为迄今最成功的耐热高强度商用镁合金,因其优异的室温力学性能、高温抗蠕变性能和耐腐蚀性能,在航天航空和汽车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Y和Nd元素的时效析
以开放教育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现代管理专题》"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为依据,探索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通识课、实践课"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全方位实施"课程
研究了粉煤灰掺量对于砂浆塑性收缩性能和塑性粘度的影响。试验表明,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砂浆抗裂指数增大,开裂所需时间增加,塑性粘度降低;建立了粉煤灰掺量与砂浆抗裂指数、开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了60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抢救,观察和护理体会.结果:明显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避免再次出血及减少并发症.结
为提高高频电子线路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高职高专高频电路课程的教学效果,针对课程特点,结合课程实践体会,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训教学环节等三个方面对该课程的改革进行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装甲与反装甲武器系统减重需求的日益增长,以及材料动态性能测试方法的完善和普及,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关注钛合金的动态性能和动态变形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