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职务犯罪,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一类多发性犯罪,是我国在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腐败现象的最为极端的反映。它不仅会严重的危及公权力的运行秩序,而且还极易造成社会的不稳定,从而阻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因此,近年来,社会各界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加大了对职务犯罪的防范与打击力度。同时,有关职务犯罪的各种理论研究文章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理论研究成果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职务犯罪的进一步认识,而且还有力的推动了有关职务犯罪的立法与司法进程。但是,理论界和司法界的同仁对职务犯罪的研究主要是从我国社会的整体与宏观着眼,尚缺乏从某一特定的层面或角度对该问题的专门性、深入性的论述。作为一名长期在基层检察院从事检察工作的检察人员,笔者认为我们十分有必要对基层的情况做一研究总结。因此,本论文的视角就主要限定在两方面:第一,以基层这一特定社会结构层面为考察范围:第二,以最为典型的——经济型职务犯罪作为研究对象。 在本论中,作者主要运用实证研究和社会学的方法就什么是基层经济型职务犯罪、它有何特点;我国现阶段基层经济职务犯罪的现状是怎样的,其中包括城市现状以及农村现状;基层经济型职务犯罪的原因及危害;我国在防范、打击(基层经济型)职务犯罪方面的现状与不足;以及我们应当怎样构筑一套合理且有效的预防与打击(基层经济型)职务犯罪的机制等问题加以了研究与总结。此外,由于检察机关在防范与打击职务犯罪方面承担着专门的职能,再加上作者工作身份的特殊性和思维习惯的惯性,因此对此问题的关注更多的是从检察工作着眼,并重点探讨了(基层)检察机关在预防和控制基层职务犯罪方面应当进行的改革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