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诸暨方言处于北部吴语与南部吴语的交界地带,语音呈现出了北部吴语向南部吴语过渡的特点。本文在对诸暨方言研究时,根据实际的方言状况和多数本地人的方言认同感,选取了诸暨南部地区五个点:璜山镇、东白湖镇、安华镇、陈宅镇、岭北镇。以语音研究为重点,在历时、共时的层面对其声母、韵母、声调的特点进行详细比较,分析诸暨方言内部语音层次和地区差异,并将边界方言陈宅话、岭北话与绍兴方言、苏州方言、东阳方言、金华方言进行比较,总结出陈宅话和岭北话的音韵特征。整体来看,陈宅话具备北部吴语的特征,但其曾梗摄字具有南部吴语的底层白读,岭北话具备南部吴语的特征,但受到北部吴语的影响,如其果摄字同时具备绍兴方言和东阳方言的特征。本文写作中诸暨南部地区五个点的材料来自笔者调查,其他方言的材料均来源于前人的方言研究成果。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绪论。概述诸暨地理历史、人口现状、地理、方言概况,综述诸暨方言研究历史与现状,介绍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研究方法和步骤。第二章详细介绍诸暨璜山话的音系、音韵特点,并附上同音字汇。第三章介绍诸暨南部其他四个乡镇音系。第四章比较诸暨南部地区五个乡镇方言内部差异,主要从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来考察诸暨南部地区方言的内部差异。第五章确定诸暨南部地区边界方言的性质。通过与周边绍兴方言和东阳方言进行音韵比较分析来探寻陈宅和岭北两个边界方言的分区归属,并将它们与南北吴语太湖片和婺州片的典型性方言(苏州方言和金华方言)进行音韵比较分析来确定两地的方言属性。主要通过对边界方言声母、韵母、声调三个方面的典型性特征共享数量的多寡来讨论这两个边界方言的分区问题。第六章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