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率仍处于较高水平,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2019年最新统计报告全球糖尿病年龄标化患病率为8.3%,患者人数已达4.63亿,预计2030年和2045年为9.2%和9.6%,而我国位居首位。糖尿病(DM)是一组由多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它的发病原因复杂,还处于不断深入地研究中。目前为止国内外相对出生体重与糖尿病关系的研究比较分散,就常见类型-1型和2型糖尿病发病原因来看,目前认为1型糖尿的发病机制主要是遗传和自身免疫的问题,自身抗体的存在导致胰岛细胞的破坏,最终出现胰岛素绝对的缺乏;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遗传及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使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或胰岛素抵抗致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有学者还认为与α细胞胰升糖素分泌增多,且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不受胰岛素调控有关,除胰岛腺体有β细胞、α细胞功能缺陷,外周肌肉组织对葡萄糖摄取不足、脂解作用增强、肝糖原分解以及合成下降等等之外,实际上还存在着肠促胰素作用的减弱以及肾小管葡萄糖重吸收增加,以及对摄食中枢方面的减弱等因素。从国内外的研究看,虽然以往的资料有关于出生体重与糖尿病的一些研究,但综合性分析相对较少,以及出生体重与患病时血脂情况还有待探索。本文旨在对不同出生体重的2型糖尿病患者目前体重、BMI、糖代谢、脂代谢等指标与出生体重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综合性分析,探寻规律性的现象。此外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大龄产妇增多,胎儿健康问题随之而来,本文的研究也将对优生优育、注重孕期营养、降低异常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及与糖尿病相关的疾病的发生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方法:随机选取在大连湾地区医院就医和丹东地区医院建立的糖尿病患者群中已知明确出生体重的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共187例为研究对象,并排除患有严重心脏病、肾脏病、血液病、肝病、风湿性疾病、甲亢等导致相应器官损害的疾病和使用影响血糖的激素或非降糖药物等病例。收集指标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出生体重、目前体重(资料收集时)、BMI,是否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空腹血糖、胰岛素、C肽、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数值。依据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八版《儿科学》中新生儿体重分类方法,将研究对象分为高出生体重(21例)、正常出生体重(143例)、低出生体重三组(23例)。应用SPSS25.0统计软件对收集的各项相关指标进行差异比较和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187例研究对象中性别比例为:男性76例(40.6%),女性111例(59.4%),各组男/女比为:高出生体重组1/0.91、正常出生体重组:1/1.51、低出生体重组:1/1.88。高出生体重组男性多于女性,其他两组均为女性多于男性。对收集的资料整理后,可以看到以下现象:(1)高出生体重组患者目前体重、BMI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O.01),低出生体重组患者目前体重、BMI水平低于对照组(P<O.01),患者目前体重与出生体重呈一致性。(2)高、低出生体重组患者空腹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O.01),高、低出生体重组之间空腹血糖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胰岛素水平无差异性(P>0.05),均在正常范围值内;低出生体重组患者空腹C肽水平明显低于高出生体重组和对照组(P<O.01),高出生体重组与对照组C肽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高出生体重组和低出生体重组患者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水平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O.01,P<0.05),高出生体重组患者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明显高于低出生体重组和对照组(P<O.01,P<0.05)。低出生体重组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高、低出生体重组中发生动脉粥样硬化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出生体重组中高血压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高、低出生体重组高血压的患病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5)各组出生体重与目前体重、BMI、空腹C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P<0.01,P<0.05),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无相关性。结论:1.异常出生体重与正常出生体重糖尿病患者相比,其出生体重与目前体重、BMI呈正相关。2.高、低出生体重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出生体重糖尿病患者,各组间空腹血糖无相关性。3.出生体重与空腹C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呈正相关。4.高、低出生体重糖尿病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资料收集时)的患病率显著高于正常出生体重糖尿病患者,出生体重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无相关性。5.异常出生体重与患病后体重、血糖、血脂代谢紊乱的相关性提示孕育正常出生体重范围胎儿的重要性,以上结果可以对临床优生优育提供一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