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人类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剧增、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随之涌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自提出以来,即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近半个世纪以来,在人为干扰的影响下,醴陵市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生态系统受到严重破坏,严重制约该区的可持续发展。(1)土地利用是人类作用于自然最直接的方式,是进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基础。本研究针对当前醴陵地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土地利用变化作为研究的切入点,通过揭示1990年-2008年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和规律,探讨了其对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醴陵地区土地利用发生明显的改变,表现为“二增四减”,即林地、建设用地增加,耕地、园地、未利用地和水域减少。(2)本研究从价值量的角度,利用生态价值评估模型,对醴陵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在1990-2008年间,醴陵的生态价值总量从45.12亿元下降至42.52亿元,而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则分别由9.37亿和5.96亿增至156.64亿和64.95亿,醴陵市整体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呈弱化的态势。研究表明,醴陵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降低已构成了可持续发展的障碍。(3)本研究运用生态足迹法进行醴陵市可持续发展的量化研究。结果表明,1990年,醴陵市人均生态盈余为0.2564,处于可持续状态;但在2008年,生态赤字为-0.5357,处于不可持续状态。研究发现,醴陵市可持续性下降除了生态环境脆弱外,人类的干扰起了主要的作用。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都是建立在消耗自然资源的基础上,人类对土地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促使建设用地大量增加,由此导致的生态服务供给量及供给能力的下降,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产生了巨大的生态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