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增强指数是否为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及其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将245例冠脉造影患者,按病变累计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脉的支数(显著累及左主干记为2支),分为一支病变组,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非冠脉狭窄组(0支狭窄组,狭窄<50%或正常)。冠心病定义为冠脉造影至少有1支血管内径狭窄≥50%。排除急性心肌梗死、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瓣膜性心脏病患者。分别记录每个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体重、身高、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腰围/臀围比、踝/肱血压比、家族史、脂代谢紊乱史、血糖异常史、吸烟史、血脂、血糖、血肌酐、尿素氮、尿酸。在行Jurkind’s导管介入冠状动脉造影时,一方面,当导管经右侧股动脉或桡动脉到达主动脉瓣上2cm处时,经导管连接管、压力感受器、多导生理记录仪,记录下主动脉处的压力波形。白压力波形中直接或间接获取中心动脉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和增强指数。另一方面行Judkin’s法选择性多部位造影,由一名经验丰富的心血管病专家对8支主要的血管段:左主干、前降支近端、前降支中段、第一对角支近端、回旋支近端、回旋支中段、右冠脉近端、右冠脉中段的狭窄程度进行目测并计分,0分:狭窄25%;1分:狭窄25%-49%;2分:狭窄50%-74%;3分:狭窄75%-99%;4分:狭窄100%(完全闭塞)。最后总分为8支血管段计分的总和。用冠脉积分系统定量分析冠脉狭窄程度。最后将所有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统计分析用SPSS11.0软件进行。全部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间比较用x2检验。多组计量资料先行方差分析,再行多个样本均数间LSD-t检验。两变量分析应用简单相关分析,多变量分析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①各组研究人群一般临床特征显示:冠心病三支血管狭窄组年龄、体重指数、腰围/腹围比、高血压史均显著大于非冠心病组(P<0.05);冠心病一支血管狭窄组、三支血管狭窄组吸烟量均显著大于非冠脉狭窄组(P<0.05);冠心病二支血管狭窄组糖尿病史显著多于非冠脉狭窄组;冠心病二支血管狭窄组、三组血管狭窄组血糖显著高于非冠脉狭窄组;冠心病一支血管狭窄组、二支血管狭窄组、三支血管狭窄组男性所占比例、血肌酐、收缩压、脉压、增强指数、冠脉狭窄评分亦均显著大于非冠脉狭窄组(P<0.01);冠脉狭窄评分随着冠脉狭窄支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在三支血管狭窄组最大。增强指数亦随着冠脉狭窄支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加,在三支血管狭窄组最大。增强指数≥40%的患者冠心病的发病率显著大于增强指数<40%的患者的冠心病发病率。②简单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吸烟量、血糖、血肌酐、腰围/臀围、收缩压、脉压、增强指数与冠脉狭窄评分显著正相关(P<0.01),体重指数、尿素氮也与冠脉狭窄评分正相关(P<0.05)。③以冠心病的有无为应变量,以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腰围/臀围、踝/肱压力比、家族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血糖、血脂、尿素氮、血肌酐、尿酸、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平均血压、心率、增强指数为自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吸烟量、增强指数、脉压、尿素氮、血肌酐是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调整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后,增强指数每增加1%,冠心病的比数比(OR)为1.893,OR的95%可信区间CI是(1.421-2.521)。在本研究中可见,增强指数较血压更能预测冠心病的存在。
结论增强指数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它又是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严重程度的指标之一。增强指数可指导临床冠心病、高血压的治疗及高危人群的预防,更好地进行危险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