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PS与GIS的艾比湖流域灌丛沙堆空间格局分析

来源 :新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slon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灌丛沙堆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一种常见的风积地貌类型,其在表征风沙地貌过程、区域环境演变、稳定区域生态系统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但目前对于灌丛沙堆的研究程度还较低,特别是利用传统的测量技术和手段无法对沙堆形态和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有效和准确的描述。本文尝试以高精度GPS采集艾比湖流域灌丛沙堆分布格局相关空间数据,并利用GIS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对其空间格局进行研究,为区域生态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并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提供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本文通过对艾比湖流域灌丛沙堆空间数据的研究分析,初步得到以下结论:1.研究区灌丛沙堆基本为随机分布,但在小尺度上常表现为均匀分布,如样方G101B在0-4m距离内,样方G102B在0-1m距离内,G103B在0-2.5m距离内均为均匀分布。2.研究区灌丛沙堆分布具有中小型沙堆分布广泛,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超大型沙堆稀少的特点。并且灌丛沙堆轮廓非常接近于圆,各样方沙堆圆形度分别为0.8189、0.7741、0.8724、0.8688;灌丛沙堆走向基本与区域盛行风向一致,为西北-东南方向。3.本文基于面状对象的最邻近距离提出最小距离曲线分析方法,并以此对灌丛沙堆面状要素的空间分布格局进行分析研究,得知研究区灌丛沙堆间最小距离频率分布均接近正态分布,并且灌丛沙堆之间的平均最小距离在空间上存在很大的差异。4.利用Moran’sⅠ系数对研究区灌丛沙堆高度和走向的空间自相关性分析可知,灌丛沙堆高度和走向在同一样方、同一尺度距离表现出相似的相关性,但在大尺度距离相关性一般都较弱。5.对灌丛沙堆形态指数同反映植被因子的各中植被指数进行回归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可知,灌丛沙堆形态同植被因子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它们之间具有显著的相互影响,并且植被冠幅对沙堆形态的影响明显高于植被高度。
其他文献
“千万不要小看家政服务、社会养老,这些都是朝阳产业!”2016年3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说,过去也有保姆,政府也办敬老院,但没有成为一种业态。现在出现标准化服务,结合“互联网+”,变成一种新型服务业。这是大产业,属于经济新动能。  总理的话指出了家服行业面临的更加广阔的未来。面对广阔的行业发展前景,2016年从政府主管部门到家服行业企业及从业人员,深入思考
重庆三峡库区集大城市与大农村、大山区与大库区为一体,既有实现“新四化”同步发展的时代使命,又有保护好绿水青山的生态任务。本文在对库区“新四化”水平与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分别评价的基础上,运用耦合度指数、协调度指数和相对发展指数,从库区整体和县域尺度以及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四个时间节点对研究区的“新四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状况进行了研究。(1)2000~2015年重庆三峡库区“
21世纪已步入知识经济时代,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迅猛,且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逐步出现与旅游业融合的倾向,旅游业发展也越来越注重文化性、创意性。名著文化是我国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
狭义的精准农业仅指精准种植业或精准农作物栽培业;广义的精准农业包括精准种植业、精准林业、精准畜牧业、精准副业(采集野生植物、捕猎野兽以及农民家庭手工业生产)和精准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