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80年代以前,人们普遍认为一个人能否成才只取决于智力因素。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决定一个人成才的条件固然有智力因素,但更多的是后天非智力因素。小凉山(宁蒗县)地处云南西北部的边远高寒山区,与外界交往甚少,教育思想还比较落后,那里的人们还认为能否读好书,只是取决于学生的智力因素,他们根本不知道一个人的成才是先天的智力因素和后天的非智力因素相结合的结果。由于小凉山地区居住的人主要以彝族为主,他们是直接从奴隶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受到传统的婚姻习俗的束缚,一直不和别的民族通婚,民族内部也是按奴隶社会遗留下来的等级制度来通婚,这样就出现了较严重的近亲结婚问题,又加上最近几年中学学校的大力扩招。致使小凉山地区中学生的智力普遍偏低,通过对非智力因素的研究和培养,可以弥补其不足,还可以对智力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在这样的双重条件下,研究非智力因素对小凉山地区中学生化学学习的影响是很有必要的,这对促进小凉山地区中学教育的发展,提高小凉山地区中学教育质量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研究:(1)前言,包括研究的背景、目的、意义、方法和论文的结构安排。(2)非智力研究概述,这个部分是本研究是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非智力因素概念的提出、非智力因素的研究状况和非智力因素理论简介。(3)非智力因素在小凉山地区的实践研究,这是本人从2006年9月至2007年5月,对小凉山地区中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的实践研究。(4)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策略,针对小凉山地区中学生非智力存在的问题,在平常课堂教学中寻求相应的教学策略。(5)结论和思考,是本研究的最终成果以及非智力因素在小凉山地区进一步研究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