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主体性人格及其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e68572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教育应以人格完善与自由和谐发展为最终的培养目标。主体性人格作为个体全面发展的重要特征,在大学教育中尤为重要。大学生的主体性人格是指大学生作为对象性活动的主体所拥有的独特个性品质,是其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独立性、主动性等心理品质和行为特征的综合。但目前对大学生主体性人格的研究理论分析较多,实证研究较少,且缺少合适的测量工具。因此,编制大学生主体性人格调查问卷,揭示大学生主体性人格现状,了解其心理成分及行为的特征以求为教育提供依据,就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在文献综述、开放式问卷的基础上编制大学生主体性人格调查问卷,运用此自编问卷获得数据,分析大学生主体性现状及在背景变量上的差异,并进行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研究,最后针对大学生主体性的培养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关于《大学生主体性人格调查问卷》自编的大学生主体性人格调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经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出了大学生主体性人格的六因素模型,这六个因素分别为主动性、责任感、独立性、预见性、自信心和坚持性。根据本研究结果,进一步界定了大学生主体性人格即指大学生作为对象性活动的主体所拥有的独特个性品质,是其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独立性、主动性等心理品质和行为特征的综合。大学生主体性人格的维度包括主动性、独立性、自信心、责任感、预见性和坚持性六个维度。(2)大学生主体性人格现状及差异性研究a.大学生主体性人格水平现状:大学生主体性人格的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b.大学生的主体性人格的总分以及责任感因子和独立性因子在性别上表现出明显差异,总体来说,女生的总体得分明显高于男生。c.大学生主体性人格在主动性因素上存在极其显著的专业差异,总体来说,文史类的大学生的总分明显高于理工科大学生的总分。d.大学生主体性人格在自信心因素上存在显著的生源地差异,其平均分城市高于农村;其他各因子在生源地上没有非常显著的差异。e.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主体性人格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得分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在主动性因素上,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主体性差异主要集中在大一和大四这两大群体上,且主动性得分为:大一>大四;在责任感因素上,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主体性差异主要集中在大一和大三这两大群体上,且责任感得分为:大一>大三。f.大学生主体性得分在学历、是否独生子女上不存在显著差异。(3)大学生的主体性人格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a.大学生主体性人格与父母养育方式中的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正相关,与父母的惩罚、严厉,拒绝、否认,偏爱被试呈显著负相关。b.回归分析发现,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惩罚和严厉和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和偏爱被试是大学生主体性水平有效的预测力指标。
其他文献
随着文字研究的深入,对汉字结构类型的分析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从传统"六书说"到"三书说",再到"新六书说"以及其他诸家理论,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汉字进行分析,力图用新的
针对影响电厂职业卫生的因素,以某电厂职业卫生管理现状为研究对象,探索层次分析法在企业职业卫生管理中的应用.在现场调查和职业卫生检测的基础上,建立层次结构模型,构建职
为更好地净化政治生态,各级纪委须发挥好监督首责,把握'树木'和'森林'的关系,精准摸清基层单位的党风廉政建设落实情况,当好政治生态的'护林员'.厚
对于孟子,我们都很熟悉。本文主要从三个角度来分析孟子的形象:一是别人眼中的孟子;二是孟子自己的评价;三是我心中的孟子。别人眼中的孟子,主要是从孟子同时代的人对孟子的
日本于1889年(明治22年)推行"市制及町村制"后正式设"市",拉开了农村城市化序幕。此后,在农村持续的城市化进程中,既有以"村"为单位,因人口集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发展等,
目的:用季节变动分析法分析2002~2005年病床使用率季节变动规律,预测2006年病床使用率情况,为医院管理提供真实可靠依据.方法:用季节变动分析法,应用移动平均,趋势预测值,趋势值
矿井水源的识别是矿井防治水工作中的重要环节,选择合适的识别方法是快速准确地识别水源的关键。对聚类分析的原理及步骤进行了简要介绍,并将其应用于矿井水源的识别。根据矿井
近年来,烧结钕铁硼生产技术一直在不断进步,晶界扩散、晶界调控等工艺被普遍采用,晶粒细化技术正在推进;靶式气流磨在生产中开始使用,自动成形、自动检测和自动充磁等也有很
一、Ti-MCM-41分子筛制备条件的考察本文以硅酸钠、三氯化钛为硅源和钛源,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合成出Ti-MCM-41介孔分子筛,通过低角XRD表征可知通过水热反
近年来,高职院校逐步由以规模扩张为主的发展转型到以质量提升为主的模式,发展模式的变化、教育资源的相对缺乏使院校内部的专业结构调整优化显得尤为迫切。本文针对高职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