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品在快速发展的社会带动下,在公民健康意识不断提升、生活质量要求不断改进的情况下,其公共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食品安全问题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消费者的健康,对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社会稳定、政府信誉度都会产生根本性影响。近年来,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民生活水平与质量不断得到满足的同时,食品安全事件接连不断地频繁发生,在社会公共群体中引起的一系列不同程度的连锁恶性反应:公民恐慌、阻碍经济发展、政府信誉度降低、公民身体素质低、社会优质劳动力供给不足、社会道德意识薄弱等。为此,食品安全监管关系到国家稳定和综合国力提升,关系到公民的切身利益,必然会引起国民对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视,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对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防御措施。西藏位于我国西南高原地带,因历史、自然、社会、文化等因素,使其具有独特的风俗习惯、宗教文化、社会心理特征等。由于其传统的生活方式、饮食文化、生产工艺、信息技术、交通运输等特点,西藏食品安全问题表现出西藏地区的独特性。在西藏经济逐渐发展的推动下,农业产品不断趋于产业化,食品生产日趋工业化的社会背景下,西藏食品安全问题表现出的危机和不协调越来越突出。本文试图从厘清食品安全相关概念入手,在公共利益、政府规制、管制俘获等理论为研究依据前提下,通过对国内外食品安全相关研究结果的分析思考,了解食品安全监管的发展历程和最新研究成果、推测未来发展方向。分析西藏自治区食品安全现状,总结造成西藏地区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探索监管低效率的影响因素等。研究分析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的模式,特别是监管机构的设置、监管职责划分等方面,结合西藏食品安全监管特色,进行选择性的经验借鉴,以对西藏食品安全监管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