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为国家"973"计划课题《基于“药性构成三要素”的中药药性实质研究》(课题编号2007CB512605)的一部分,中药药性理论是中药临床应用的基础与指导,该课题着重考察中药药性形成和药性表达的诸种因素,提出“药性是药物作用于机体状态的、与化学成分相关的生物效应的概括和归纳”工作假说,即“三要素”学说,认为机体状态、化学成分及生物学效应是构成药性的三要素。其中,机体是药物发挥作用的载体,是功效产出的依托,是构成药性的重要要素。不同的机体状态如何用各种生理指标进行表征,以及不同状态如何影响药物生物效应的表达是研究的内容之一。肉桂味辛性温热,归肾、肝、心、脾经,成为本课题的辛热散寒受试药物之一。对其在不同机体状态体内代谢状况做研究,可以为阐述药性实质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肉桂(Cortex Cinnamon)是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n cassia Presl的干燥树皮,中医认为肉桂辛、甘、热,归肾、肝、心、脾经,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功效,临床常用于治疗阳萎、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痛经等症,含有挥发油、黄烷醇及其多聚体、双萜化合物、鞣质等。目前对肉桂的研究多集中在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对于肉桂的体内分析主要集中在复方体内研究。本文旨在从化学成分角度,探讨同一中药的相同化学成分在不同状态机体中是否存在代谢差异。实验部分第一章制备了肉桂油,用HPLC测定方法考察了肉桂油的稳定性,结果表明肉桂油在3周内稳定,并用GC-MS法测定了肉桂油中肉桂醛的相对含量为82.86%。第二章主要确认了肉桂油入血成分,结果表明其主要入血成分为肉桂酸,对拟测定的大鼠体内样品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脑中仅能测到微量的肉桂酸,未能达到定量限,在血、心、肝、脾、肺、肾中均能检测到肉桂酸,确定了对血、心、肝、脾、肺、肾进行测定。确定以肉桂醛(纯度>99%)为研究对象,从肉桂有效成分角度出发对其在不同机体状态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进行研究以及组织分布研究。第三章建立了血,心、肝、脾、肺、肾组织样品中的肉桂酸含量测定方法,结果表明,各方法的线性良好,准确度、精密度符合要求,样品12h室温稳定性,样品在-20℃冷藏7日稳定性及20日-80℃冷藏稳定性均较好,检测限为1.2ng(S/N≥3),定量限4ng(S/N≥10),可满足测试要求。并对肉桂醛灌胃给药正常组大鼠进行了预实验,肉桂醛进入体内以后很快代谢成肉桂酸,且很快达到最高血药浓度,在3小时内逐渐降低并消除,在脏器内消除的也很快,以在肺内的时间最久,且浓度也最高。第四章考察肉桂醛在正常大鼠、虚寒大鼠和虚热大鼠的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的差异,用氢化可的松复制虚寒模型,地塞米松复制虚热模型,正常大鼠给予生理盐水,14日后,各组单次给药肉桂醛后于不同时间点取血及脏器测定,并分别绘制药时曲线,血样数据并经过DAS2.1.1药代动力学软件处理,采用非室模型参数进行分析,正常组和虚寒组、虚热组在AUC(0-t)、AUMC(0-t)、MRT(0-t)、t1/2z、Vz/F.CLz/F参数上差别较大。分析结果显示肉桂醛在虚寒组大鼠体内的吸收量小于正常组,消除速度比正常组快;肉桂醛在虚热组大鼠体内的吸收量略小于正常组,消除速度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别。正常组组织脏器含量分布为:肺>肝>肾>脾>心;虚寒模型组组织脏器含量分布为:(肝,肺)>肾>脾>心;虚热模型组组织脏器含量分布为肺>脾>肾>肝>心。可以看出对大鼠造模影响了肉桂酸在其体内组织的分布。本论文实验总结:(1)确认了肉桂油一个量比较大的入血成分肉桂酸(2)考察肉桂醛的入血成分在不同机体状态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以及组织分布,结果显示给大鼠造模影响了肉桂醛体内代谢及其组织的分布(3)建立了大鼠体内肉桂酸的HPLC含量测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