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院校绩效评价已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研究的重要焦点之一,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高校进行科学、合理地评价已是教育界不断探索的永恒课题。然而,在目前的高等教育评价中,针对同一层次的某一特定学科类型的高校效率评价涉及却相对较少。考虑到不同学科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办学差异和发展特色,在对高等院校进行效率评价时,应区分不同对象的特点,确定不同的评价内容和指标,采用适宜的评价方法进行分类评价。理工类高校作为具有鲜明特色专业的高校群体,其专业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及科研成果的应用状况,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因此,对理工类高校进行有效地评价,不仅有利于发掘其自身优势,促进高校科研水平的提升和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而且对教育行政部门科学、民主化的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本文基于分类评价的原则,以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研究所按照学科类别对大学分类的标准,以《2014年中国大学排行榜》作为参考对象,筛选出24所均为教育部直属、“211工程”,且学校类型为理工类的高校,作为本文的评价研究对象。首先,从投入产出角度入手,针对理工类高校在人力投入、财力投入和物力投入及相应的教学产出、科研产出和社会服务产出这几个方面的特点,提出适合理工类高校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评价指标的设计和内涵作出详细说明。在此基础上,以2014年的样本数据为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投入、产出指标进行降维,消除指标间的相关性,得出3个投入主成分和3个产出主成分。其次,建立数据包络分析法模型,借助Matlab和DEAP2.1操作软件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比较这24所同类院校的办学效率,以了解各个院校的效率和差异。并对非DEA有效的决策单元通过投影分析,指明改进的方向和具体调整值。最后,对如何优化高校资源配置提出了几点建议,为促进高等教育健康有效地发展提供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