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激光视觉数据融合的室外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j31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SLAM)技术能够实时并行完成三维环境地图构建和传感器的位姿估计,在智能机器人及智能系统、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视觉系统与激光雷达是SLAM技术应用中最常使用的两种传感器。视觉传感器的优势是能够以较高的帧率获得丰富的场景信息,但其易受到光照变化的影响;激光雷达可实时获得三维空间的精确场景测距信息且可全天时工作,但是其数据获取频率远低于视觉传感器,且无法提供色彩纹理等信息。为了弥补单一传感器的不足,本文对基于激光视觉数据融合的室外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问题展开研究。为了完成激光雷达与单目视觉传感器的数据融合,需要对两传感器进行标定即求解两者间的外部参数。针对上述联合标定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激光雷达与单目视觉的联合标定方法。该方法设计了一种正六边形标定板,分别提取激光点云与图像中的标定板角点,建立匹配对并获得多组匹配对数据,从而通过求解PnP(Perspective-n-Points)问题来获得标定结果。实验的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标定方法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本文基于现有的ORB-SLAM2系统框架,重新设计了一套完整的激光视觉数据融合的室外SLAM系统。为了解决单目视觉尺度缺失问题,本文将激光雷达产生的点云投影到像素平面来求取图像特征点的深度,从而恢复系统的尺度,并可在视觉跟踪环节中提供更多的地图点。除此之外,利用激光雷达360°扫描的特点,本文所设计的激光视觉融合系统可以检测到视觉检测不到的闭环,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闭环矫正,以降低系统累计误差。由于视觉特征点法只能提供稀疏地图,而本文所提激光视觉融合SLAM系统可实时提供三维环境稠密地图,且该地图构建将视觉前端所获得的位姿进行坐标变换,变换后的位姿可作为激光里程计的位姿初值,从而有效保证了三维建图的精度。为了验证本文所提算法的有效性,采用KITTI公开数据集进行对比试验,具体分别与ORB_SLAM2、LDSO、Lego-LOAM三种算法进行了开环与闭环的实验对比。实验结果及数据分析表明,与当下有代表性的系统相比,本文所提的激光视觉数据融合的SLAM系统具有更好的精度或可比性。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和目的目前我国老龄化严重,糖尿病、动脉硬化、骨质疏松患者数量庞大且不断增加伴年轻化趋势明显。在此国情下,通过运动促进健康超早期介入,增强国民身体素质是减少
醛、酮、羧酸(酯)可以通过烯烃羰基化直接得到,工业合成中一直用合成气(CO/H2)作为羰基源,主要由于它方便易得,价格便宜。通常反应需要在较高压力下进行,对反应设备要求高。
背景与目的:缺血性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和致残率高的特点,其治疗一直是神经病学的重点和难点。缺血预处理,或缺血预适应(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是缺血性脑损
硅基氮化镓半导体,已被成功用于制造具有单面出光的高光效蓝光、绿光和黄光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这种新型基础型光电子材料,在生长过程中围绕位错形成的大
目的卒中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形成机制尚不清晰,临床缺乏明确可靠的评估和治疗手段,本研究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PSCI的临床危险因素,探索
新兴科学技术领域,尤其是应用于可穿戴设备供能的柔性能量收集器的迅猛发展对能量收集材料的电性能与可加工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协同原理,结合铁电陶瓷和聚合物各自的优
研究目的:总结极早产儿颅脑超声特点,观察极早产儿大脑、小脑结构的变化及正常变异。总结极早产儿脑损伤的特点。分析早期颅脑超声改变与晚期颅脑超声之间的关系。分析不同时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数据的计算效率和存储密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类脑神经元计算和多阶数据存储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方法,主要利用了存储材料的多阶光学性质。而作
研究的目的是关于客户服务对银行运营的有效性。它主要关注影响客户护理服务对银行绩效的有效性的因素。该研究人员旨在找出员工的绩效特征如何影响客户护理服务以及员工的绩
研究的背景及目的创面迁延不愈合是临床医师遇到的最常见、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手术彻底清创是治疗慢性创面的关键,然而去除感染及坏死组织后,如何促进并加快创面愈合是每个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