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0年代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乡土社会发生了许多新变。城乡一体化的同时局部地区乡村的虚空衰败,乡村自然生态的破坏,乡村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流散也越来越明显。新世纪之后,这种新变以更加明朗的趋势向前推进。新世纪乡土作家感应着现实乡土的整体脉动,试图把当下社会转型期新的乡土经验纳入自己的创作,也企图在艺术上有所突破。文本内容和叙述方式等方面的嬗变和转型是城市化背景下新世纪乡土小说的主要成就。此处,“城市化背景下新世纪乡土小说”主要指称2000—2010年创作的以当下乡村为主要叙事场景,以反映农民生活和乡村社会在城市化进程中发生的历史新变为主要内容的一类乡土小说。乡下人进城题材小说不归入这一概念范畴。这类小说对青壮年离土打工后乡村社会的荒落、虚空,留守人员精神孤苦的观照,接续了二十世纪乡土小说对凝滞死寂乡村图景的描绘。以人与自然关系为书写向度的乡土生态小说的大量涌现,体现了作家对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中心主义和生命价值的思考。农民与土地关系的变动,传统戏曲的衰落,传统道德的远去象征了乡土传统文化的流散和价值观念的嬗变。面对这些新的乡土经验,作家或正面直书现实乡土的裂变,或通过对已逝乡村传统的想象,表达自己对城市化进程中人类精神家园不再的忧思。在乡土小说传统主题方面,新世纪乡土小说更侧重从农民对权力的迎合和拜金主义等角度来深化对国民性批判的书写。村长海选、乡村扶贫等题材则是新世纪乡土小说政治权力书写方面的重要拓展。而不安于留守乡村,又进城无望的一类乡村女性形象的塑造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城市化进程中农民精神面貌的嬗变,也颠覆了之前乡土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为适应上述书写内容和表现题材的变动,在叙述方式方面,新世纪乡土小说整体上呈现出生活流的叙事倾向、独创的文本结构等特点。总的来看,新世纪乡土小说往往以一个村庄为中心来全面展现乡村日常生活的变动。这些村庄在文本中具有明显的文化象征和寓言意味,表现了作家对城市化进程中乡土社会的忧思。但存在的文本模式化,典型人物形象缺失、创作主体价值困惑及与当下乡村的隔膜等不足,造成了部分传统写实乡土小说乡土色彩的淡化,更带来了作家想象力的缺乏,原创力的缺失,影响了小说整体意蕴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