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包含两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了一类含四唑类新型金属β-内酰胺酶抑制剂;第二部分研究了一类新型含异(口恶)唑的异羟肟酸的PDF抑制剂。自上世纪30年代发现青霉素类抗生素以来,抗生素便成为人类抗病菌感染的主要前线药物。然而,随着抗生素(青霉素类与头孢类)的广泛应用,耐药菌也随之迅速产生并不断蔓延。病菌产生耐药性的途径之一,便是产生用于破坏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β-内酰胺酶,其中含金属离子的β-内酰胺酶就称为金属β-内酰胺酶。金属β-内酰胺酶能够严重破坏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使之失去抗菌活性而大大降低疗效。传统对付β-内酰胺酶的措施有:其一,寻找新的抗生素;其二,探索并用使细菌停止合成β-内酰胺酶的物质;其三,合并使用对β-内酰胺酶敏感和相对稳定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其四,发展特异性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几十年来,人们不断探索新的特异性金属酶抑制剂,取得了一定成果。到目前为止,已有的金属β-内酰胺酶抑制剂有:巯基乙酸衍生物、硫代吡啶二羧酸衍生物、青霉烷砜类等化合物、碳青霉烯类化合物、头孢烯类等。最近有文献报道包含3-n-丁基-1-苯并吡唑-5-羧酸盐联苯四唑或包含3-n-丁基-1-苯并吡唑-5-乙烷基酯联苯四唑对金属β-内酰胺酶具有抑制作用,而且对其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四氮唑是一个有着广泛用途的官能团。它不仅在医药方面用作亲油性取代基和羧酸替代物;还作为炸药,照相和信息记录系统等,应用非常广泛。本文在文献工作基础上,对以上化合物进行结构改造,将其中一个苯环换成异(口恶)唑环,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化合物,并研究了其生物活性和对金属β-内酰胺酶的抑制作用。本文以对甲基苯甲醛为起始原料,通过包括锌盐催化的取代腈与叠氮环合反应合成四氮唑,以改进的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了芳香环取代的异(口恶)唑,以及氧化、酯化、羟胺化等10-12步反应,合成了包含四氮唑与芳香环取代的异(口恶)唑的异羟肟酸衍生物。PDF抑制剂类抗生素是20世纪90年代末在国外新兴起的一个研究热点,因为PDF作为抑菌靶点的生化过程很明确,其晶体结构和活性部位也已经比较清楚,所以PDF抑制剂的研究具有较好的前景。我们选取PDF抑制剂作为研究课题,设计并合成新的化合物,希望能够发现新型结构的先导化合物。本文以含有苯并噻唑和吲哚的异羟肟酸类化合物为先导化合物,根据它们的构效关系和与PDF受体结合的原理,设计并合成了一类新型的含有异(口恶)唑类异羟肟酸衍生物。以取代的苯甲醛为起始原料,以改进的偶极环加成反应合成了芳香环取代的异(口恶)唑类中间体化合物,进而通过氧化、酯化、羟胺化等数个步骤得到最终目标产物。通过5步的反应,共合成含异(口恶)唑环异羟肟酸化合物15个,全部为新化合物。用~1HNMR、ESI-MS、IR和元素分析对这些化合物进行了分析,确定了这些化合物的结构。对其进行体外抑菌实验显示多数化合物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意外地发现这类化合物有很好的降糖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