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沿边少数民族地区地域辽阔,地处偏远,地广人稀。由于受山川、江河、莽原等不利因素的阻隔,其经济区位处于较为不利的条件,远离内陆中心城市,远离主要交通干线,远离国内主要市场,加之基础设施薄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等,因而在资源市场与产品市场竞争方面都处于相对困难的境地。 但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拥有绵长的陆地边界线,东起辽宁省丹东市的鸭绿江口,西迤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的北部湾畔,总长度约2.2万公里。有9个省、自治区与15个国家和地区接壤,其中属少数民族自治地方为1.9万公里,占90%。陆地边境地区涉及九省(区)的135个边境县(旗、市、市辖区,其中民族自治地方107个,占总数的近80%),国土面积约193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210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近一半。这些沿边城镇星罗棋布地分布在我国的沿边地带,共同构成了边疆社会经济发展的中心地,是国家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门户和国防建设的前沿,在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此,沿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应主要着眼于外部世界,着眼于与周边国家的经济贸易往来上,尤其是着眼于与我国毗邻交界地带国家经济贸易往来的扩大和发展上。 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制定实施了沿边开放战略及各种具体政策。实践证明,这种战略的实施对于实现利国、富民、安边、睦邻等目标是效益彰显的。研究总结其成功经验可以发现,其区域中的边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