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肺小叶结构异常特点和其它异常CT征象在表现为弥漫性结节病变的肺结核和肺癌诊断和鉴别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50例肺结核、肺癌行CT检查,图像用高分辨重建,其中36例行0.625mm准直多层螺旋CT扫描并行MPR、MIP图像重建,12例行CT引导下肺部弥漫病变穿刺活检。所有病例均经细菌学或病理学、临床综合诊断确诊。结果: (1)肺淋巴道转移癌小叶间隔异常表现为串珠状者60%(9/15)和不规则状者40%(6/15),而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多表现为小叶间隔结节状改变,两者之间差别有统计意义(P<0.05)。在小叶实质细线、网状影表现上,肺淋巴道转移癌占60%(9/15),与血行播散性肺结核(6.3%,5/79)、肺血行转移癌(6.7%,2/30)和弥漫结节性细支气管肺泡癌(7.1%,1/14)之间差别有显著性(P<0.05)。83.3%(10/12)支气管播散性肺结核表现为小叶中心“树芽征”,明显区别与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和弥漫结节性肺癌。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结节大小、密度和分布大多均匀。多数肺血行转移癌和亚急性、慢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结节大小不一、部分表现为结节密度和分布不均。胸膜下广泛结节多见于肺血行转移癌(50%,15/30)、肺淋巴道转移癌(86.7%,13/15)和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66.2%,43/65)。肺淋巴道转移癌纵隔淋巴结肿大和胸腔积液常见,分别为60%和53.3%,与急性血行播散性肺结核(26.2%,21.5%)间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2)MPR、MIP重建图像对肺小叶、结节形态及结节在小叶水平的分布显示满意度与容积重建高分辨图像(VHRCT)间无明显差异(P>0.05)。MIP重建图像可更好的显示结节与血管及两者间关系。结论:肺小叶结构异常特点和结节形态、分布状况及其他伴随征象在弥漫结节性肺结核、肺癌诊断和鉴别中具有重要价值。CT与穿刺病理的对照研究可以进一步提高对弥漫结节性病变的HRCT影像认识。MPR、MIP重建图像可从不同角度显示病变形态和分布,是轴位HRCT的重要补充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