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代安徽的徽商在中国商业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其中安徽地区的中药材种植和经营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中药材的生长和流通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巨大作用。随着交通方式和交通路线的发展,安徽当地的道地药材从药材产地逐渐进而流通至全国各地。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闻名全国的亳州药材市场就是在清代和民国时期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它成为了安徽地区最典型的药材市场。因此本文着重从1644-1949年来考察安徽地区的中药材地理。安徽地区中药材的生长、分布都必须依赖于当地的自然环境。而这里的地形、土壤、气候、水温等各个条件都对中药材的生长十分有利,安徽的地形大致可分为五大类型区即淮北平原区、江淮丘陵区、沿江地区、大别山区和皖南山区,这里都广泛生长着各种中药材,并且其品种也随气温、地形的变化而由北向南逐渐增多。其中淮北平原区以家种药材为主,野生药材资源不多,已知有药材资源1183种。长江淮河之间的丘陵区处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地区,所以中药材资源比淮北平原稍多,已知有药材资源1388种。大别山区因土壤肥沃、气候温和,且有一定的水资源,地貌类型多样,所以中药材资源也十分丰富,已知有1836种。沿江地区以平原为主,丘陵、岗地、圩畈兼备,有利于水生动植物药材的生长繁殖,已知有药材资源1505种。皖南山区属中亚热带,由于山势陡峻,人为活动较少,加上交通不便,故适宜野生动物栖息和野生药材生长,是安徽省中药资源宝库,已知有药材资源2271种。除此以外,这里的道地药材不仅种类多而且分布广。其代表性道地药材白芍、丹皮、茯苓、菊花、石斛的名实、种植历史、药性都独具特色,与其他产地的品种相比质量优、药性强。安徽中药材迅速发展的另一个因素是交通的便捷。而古代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包括陆路和水路两种。这里无论是陆路交通还是水路交通都十分发达。首先通过官路可由安庆直达北京;其次可通过大路至江苏、浙江、江西、湖北、河南等省,而安徽地区之间的交通就更发达了;最后利用水路也可实现中药材的流通,主要是利用长江和淮河的主要干流和支流。通过这两种交通方式恰好方便其与河南、河北、江西、湖北等地的药材市场的联系,沟通了各地的中药材,使之发展成为闻名的中药材集散地。安徽地区最具代表性的药材市场便是亳州的药市了,其本身药材资源丰富,交通条件发达,迅速以此便利条件开始发展壮大,并在此影响下,亳州出现了众多了药材生产商,安徽地区也出现了大批著名的药号。进入晚清后,随着外来西方经济的渗透,西医也开始传入中国内地。因此在医药行业,安徽地区也开始出现新型的西医药品及药号。他们的采购、批发、零售、经营品种以及药材的出口都各具特色,因此很快闻名于世。而他们的经营模式也逐渐被其他药商所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