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新辅助放化疗已经成为局部晚期直肠癌的标准治疗。然而接受术前放化疗的直肠癌患者疗效个体差异较大,相当一部分患者不能从术前放化疗中获益。因此,早期预测直肠癌术前放化疗疗效十分必要,18F-FDG PET/CT作为高科技功能解剖影像技术,在肿瘤分期、远地转移、复发监测等方面应用前景广泛,而在LARC术前放化疗疗效的早期评估和预测方面的价值仍存在争议。本课题在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前后18F-FDGPET/CT代谢参数SUV差异及其变化规律,探讨18F-FDG PET/CT的功能代谢参数能否作为直肠癌术前放化疗疗效的有效预测因子,以期早期评估NAT的疗效,筛选出对术前放化疗敏感性不同的患者,分别制定及采用或者调整为相适宜的治疗方案,从而实现肿瘤的个体化治疗。方法入组病例为2010年7月到2012年12月山东省肿瘤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23例临床Ⅱ、Ⅲ期患者。实行术前同步放化疗,盆腔放疗总量45-50.4Gy/25-28Fx/35-38天。同期化疗Xelox方案:奥沙利铂80mg/㎡联合卡培他滨(1000mg/㎡,Bid d1-14),每21天重复。治疗结束后6-8周手术。新辅助治疗前和治疗后手术前各行一次18F-FDG PET/CT检查,获取最大摄取值SUVma(x放化疗前SUV1、放化疗后SUV2),计算放化疗前后SUV变化值ΔSUV(SUV1-SUV2)、反应指数(response index,RI)(ΔSUV/SUV1×100%)。根据Dworak肿瘤消退分级(TRG)标准将术后标本进行分级,分为应答组(TRG3+4)和无应答组(TRG0-2)。对比两组间放化疗前后各代谢参数的差异及与TRG分级的关系。结果123例患者中,术前放化疗后降期者16例(69.6%),病理完全缓解5/23(21.7%)。2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SUVmax较治疗前显著降低(17.2±3.7vs6.0±3.0,p<0.001),有显著统计学差异。3术前放化疗前TRG良好组与不良组SUV1无统计学差异(p=0.854),而新辅助放化疗后SUV2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01),两组间术前放化疗前后SUV变化值ΔSUV(p=0.016)及反应指数RI(p=0.000)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内新辅助治疗后SUVmax较新辅助治疗前明显减低(17.1±3.2→3.8±1.9,p=0.000,vs17.4±4.2→8.0±2.4,p=0.000)。具有统计学意义。4术前放化疗pCR组和Non-pCR组组间新辅助治疗前SUV1未发现统计学差异(15.8±2.7vs17.6±3.9,p=0.371),术前放化疗SUV前后差值即ΔSUV两组间亦无统计学意义(13.5±2.6vs10.5±4.0,p=0.179)。而术前放化疗后SUV2及两组间反应指数RI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2.2±0.3vs7.0±2.5,p=0.001,84.9±2.4vs61.2±14.2,p=0.001)。5RI=63%为预测术前放化疗后pCR最佳诊断界值,其灵敏度为80%,特异度为82.7%。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41(p=0.037)。结论1术前放化疗可以缩瘤、降期,提高局控率和手术切除率和保肛率。218F FDG-PET/CT可以作为直肠癌新辅助治疗疗效的预测工具,其代谢活性参数可以预测直肠癌术前放化疗近期疗效。3新辅助放化疗后SUV和RI可以预测肿瘤退缩分级TRG,反应指数63%是最佳的术前放化疗疗效预测界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