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知识溢出效应与教育溢价:以中国为例

来源 :浙江工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ssonegoug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参与国际分工程度不断加深,让世界看到了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巨大的市场潜力,这使得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来,我国吸引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始终保持发展中国家吸收外商投资的第一位。与此同时,我国工资水平正经历一个相对合理到十分不合理的过程,教育溢价(高学历与低学历劳动者的工资差距)作为我国工资差距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已达到了历史性高度。合理的工资水平差距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必然结果,工资水平差距过大则会显失公平,挫伤劳动者积极性,进而给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带来挑战,因此探寻不同学历劳动者的工资差距的影响因素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  目前我国对教育溢价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国际贸易、偏向性技术进步角度,而实际上,外商直接投资也通过影响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对教育溢价产生了冲击作用。基于此,本文详细探寻外商直接投资对劳动力市场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通过两种溢出效应提升了高学历劳动者的相对需求,第一种是FDI引致的直接知识溢出效应,表现为外资企业在当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产生了模仿效应、竞争效应、关联效应、人员流动效应等技术扩散效应,这些扩散效应与高学历劳动力互补;第二种是FDI引致的间接知识溢出效应,表现为外资企业通过进口贸易实现了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中间产品转移,这些中间产品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技术含量较高,需要高学历人才与之相适应。外商直接投资作为教育溢价影响因素的进一步扩充,不仅丰富了当前对教育溢价的研究,还有利于调整和优化我国目前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引资政策。  为了进一步验证外商直接投资的两种溢出效应是否真的通过作用于高学历劳动力的相对需求来影响高学历劳动力的相对工资水平,本文基于一定的理论基础,运用CHNS的微观调查数据以及世界银行、OECD《主要科学技术指标》、中国统计年鉴等宏观数据,实证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的两种溢出效应对我国高低学历工资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外商直接投资确实通过两种溢出效应增加了高学历劳动力的相对需求,并对教育溢价产生显著的正向作用。第二,无论是全国样本还是分地区、分城乡样本,FDI的直接知识溢出效应对教育溢价的推力,要高于FDI的间接知识溢出效应对教育溢价的冲击作用。第三,在分地区样本中,东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两类溢出效应对教育溢价的影响程度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在分城乡样本中,城镇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对教育溢价的解释力度也高于农村地区,这些也都与实际情况相吻合。  针对上述结论,本文提出相关建议,如合理提升引资水平;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增加技能劳动力的相对供给;积极鼓励和扶持本土企业进行研发投资活动;统筹全局发展,加大中西部地区开放程度和引资力度;加大对低技能、低工资劳动者的援助力度;完善收入分配机制,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等等。
其他文献
科学合理的干部监督信息系统应主要包含信息采集、信息管理和信息反馈三个基本要素。加强干部监督信息系统建设,要建立覆盖广泛、渠道畅通的信息采集网络,构建反映敏捷、查核
本文从信贷资产证券风险管理的两个方面进行阐述,技术性措施和制度性措施。介绍了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意义,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风险管理
当今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不断推进,传统的外延增长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要求,转型发展成为大势所趋。城市作为区域发展的中心,在全球转型发展的过程中,亟需对其空间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