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山水画是古代知识分子在传统儒家社会中寄托着带有出世色彩个人价值的艺术形式。本文从山水画的文化内涵入手,先分析了古人在山水画中寄托的是何种情感与价值,再透过五种客观现实原因分析,古人为何将这种情感与价值寄托于“山水”而非其它,从而进一步讨论现代人与古人的这种情怀相近与变迁的因素,得出结论,山水画的当代化要从改变题材入手。通过分析西方绘画中与中国画相近的审美因素,套用传统中国画“六法”的审美原则于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分析其相近与差异之处,讨论当代山水画在“六法”中必须遵循和可以变通的因素。并且分析如何在变通中既借鉴西方绘画,又能坚守中国画特色。第三部分以自己的毕业创作为例,分析自己创作当代题材的山水画从选材到技法的变通、以及如何借鉴西方绘画的一系列过程。进一步阐述了山水画在当代形式变通的必要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