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原产于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自20世纪80年代被当做养殖品种引入中国台湾和广东省后,因人为管理不善及野外扩散已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泛滥。因其喜食农作物且繁殖量大,已成为危害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农作物的恶性水生动物,2003年被国家环保总局列入了首批入侵中国的16种外来物种的“黑名单”。本文通过对广西福寿螺冬季孵化率以及不同生境福寿螺的繁殖力情况进行研究,了解不同季节、不同生境福寿螺繁殖特点及影响因素,进一步确定防治的重点区域并制定合适的防治对策。主要结果如下:1.桂林地区福寿螺冬季繁殖力于2017年12月中旬采集广西桂林地区福寿螺卵块,置于室温下进行孵化实验,记录孵化期间的气温以及孵化率,测量卵块长、宽、重量、卵粒总数和卵粒直径,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冬季福寿螺单块卵粒数为48~608粒,均值(mean±SD,以下同)为214.14±10.45粒;卵粒直径为2.31~3.32mm,均值为2.69±0.018mm;孵化率为0~93.94%,均值为29.21%±3.12%。其中冬季(12月-次年2月)孵化的卵粒占所有孵化卵粒的82.18%,春季(3月)孵化的卵粒仅占17.82%,表明福寿螺冬季产的卵主要采取冬季孵化策略。福寿螺孵化率与卵粒总数(r=0.365,P<0.001)呈显著正相关,与卵粒直径(r=-0.248,P=0.013)呈显著负相关,卵粒数多少是孵化率高低的关键。冬季孵化量与温度相关(r=0.607,P=0.002),春季孵化量随时间的延长而减少。2.广西夏季不同生境福寿螺繁殖力于2018年7-8月采集广西桂林、来宾、北海地区六个生境(稻田、废田、水沟、池塘、河流、沼泽)的福寿螺卵块,测量卵块长、宽、重量、卵粒总数和卵粒直径,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广西夏季福寿螺单块卵粒数为48~1041粒,均值为256.19±155.67粒,其中池塘生境卵粒数最多,均值为395.61±213.33粒,废田生境卵粒数最少,均值为168.39±55.47粒;卵粒直径为1.72~2.72mm,均值为2.17±0.17mm,其中水沟生境卵粒直径最大,均值为2.32±0.13mm,稻田生境卵粒直径最小,均值为2.07±0.16mm;卵粒数和卵粒直径在地区间的比较均为:来宾>桂林>北海,卵粒数量在生境间的比较为:池塘>河流>沼泽>水沟>稻田>废田,卵粒直径大小在生境间的比较为:水沟>池塘>沼泽>河流>废田>稻田。说明夏季广西地区福寿螺繁殖力与纬度无关,离水面高度适宜繁殖或食物丰富的生境,其福寿螺卵粒数较多、卵粒直径较大。在不同地区、生境间福寿螺卵粒数和卵粒直径有显著差异(P<0.01),说明不同防控力度下会产生差异显著的防控结果。以上结果说明:福寿螺夏季繁殖力显著高于冬季,冬季产出的卵块难以越冬孵化,故冬季灭螺卵块可有效减少第二年福寿螺的繁殖基数。夏季广西地区间福寿螺繁殖力差异较大,主要是与该地区人为防控有效性相关,北海地区对福寿螺防控力度较大,来宾防控力度弱,应加强对来宾、桂林等福寿螺高危害地区的防控力度。广西稻田、废田等生境的福寿螺繁殖力控制得较好,但引水入农田的淡水生境中福寿螺繁殖力仍较高,且各生境间繁殖力差异显著,因此,在引水入田之前对引入农田的淡水进行灭螺处理,以及对农田周边淡水生境的福寿螺进行人为防控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