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在社会人际交往,合作决策中,面孔吸引力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社会情感信息传递的重要来源。对面孔吸引力的判断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基于面孔刻板印象,本论文主要探讨在一定的社会情景下,不同的面孔吸引力是否会影响他人对其助人行为可能性的预判。方法:本论文以大学生为被试通过三个层层递进的实验对此进行探讨。首先,从收集到的面孔实验材料图片中筛选出不同类型面孔吸引力的图片,然后,以此作为实验材料。实验一主要探讨社会排斥对面孔吸引力判断的影响,实验二主要探讨不同类型的面孔吸引力对他人预判其助人行为可能性产生的影响,实验三主要探讨加入社会排斥情景后,不同类型面孔吸引力个体对他人预判其助人行为可能性产生的影响。结果:(1)实验一社会排斥组与社会接纳组之间对面孔吸引力的评分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被试之间对面孔吸引力的评分不存在显著差异。被试对不同性别面孔之间的面孔吸引力评分存在显著差异。男性被试对女性面孔吸引力的评分高于男性面孔,女性被试对女性面孔吸引力的评分高于男性面孔。(2)实验二相对于低吸引力的面孔,被试判断具有高吸引力面孔和中性吸引力面孔个体助人行为的可能性更大。被试对不同面孔性别之间个体助人行为可能性的预判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性别被试之间对相同类型面孔吸引力个体助人行为可能性的预判不存在显著差异。(3)实验三社会接纳组对不同类型面孔吸引力个体助人行为可能性的预判显著高于社会排斥组。无论是社会排斥组还是社会接纳组的被试,相对于低吸引力的面孔,判断具有高吸引力面孔和中吸引力面孔个体助人行为的可能性更大。在高吸引力面孔水平下,被试对男性面孔助人行为可能性的预判显著低于女性面孔。不同性别被试之间对相同类型面孔吸引力个体助人行为可能性的预判不存在显著差异。男性被试对不同性别面孔吸引力个体助人行为可能性的预判不存在显著差异;女性被试对女性面孔吸引力助人行为可能性的预判显著高于男性面孔。结论:(1)遭受社会排斥的个体会认为他人具有更低的助人行为的可能;(2)对面孔吸引力刻板印象的理解倾向于“漂亮即好”。相对于低吸引力的面孔,高吸引力面孔和中吸引力面孔的个体被判断具有更高的助人行为的可能;(3)对他人助人行为的可能性的预判存在性别偏好,男性比女性被判断具有更低的助人行为的可能;当加入社会排斥情景后,这种偏好在女性被试上比较明显,会认为女性具有更高的助人行为的可能;(4)男女被试对同一性别面孔吸引力个体助人行为可能性的预判具有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