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旨在中医基础理论和现代中药药理的指导下,探讨健肝消脂颗粒的最佳制备工艺;完成健肝消脂颗粒的质量标准和稳定性试验;并通过动物实验探讨健肝消脂颗粒对营养性脂肪肝大鼠脂质代谢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健肝消脂颗粒防治脂肪肝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部分药效学依据;同时通过最大给药量试验考察该药急性毒性反应,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1、根据处方中主要成分和提取方法先设计出健肝消脂颗粒的制备工艺路线,并对其中渗漉部分采取单因素考察方法、醇提和水提部分采取正交试验,分别找出其最佳提取条件。2、采用薄层色谱法对丹参、赤芍、黄芪、山楂、三七进行了定性鉴别;采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该药中主要有效成分丹参酮II A的含量测定的方法,以制定出质量标准草案,控制其质量。采用影响因素试验和加速试验法考察该制剂的稳定性,初步确定其有效期。3、采用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复制高脂血症性脂肪肝动物模型,实验分组为空白组、模型组、健肝消脂颗粒组(大、小剂量预防组,大、小剂量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东宝肝泰组)。以预防性给药和治疗性给药的大、小剂量健肝消脂颗粒及东宝肝泰片对高脂血症性脂肪肝大鼠进行干预,然后测定各组大鼠的肝指数、肝功能、血脂、脂质过氧化物、及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分析各参数。4、以小鼠能耐受的最大浓度、最大体积的药量给药一次,然后详细观察给药后4小时内动物的反应情况,连续观察14天,详细记录动物反应情况,计算出总给药量折合生药量g/kg计算,并推算出相当于临床用药量的倍数。
结论:通过化学实验找到健肝消脂颗粒最佳工艺且说明该制剂的有效成分含量较高和在六个月内很好的稳定性;通过动物实验证明该制剂对防治营养性脂肪肝有较好的疗效且毒副作用很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