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问题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国计民生,在中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大国,农村地区的教育问题在全国更是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近些年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落实,农村地区的出生人口明显有所下降,再加上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农村地区中小学生源明显减少。农村地区生源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就会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于是,合理的布局调整就迫在眉睫。本研究将主要讨论布局调整工作给农村中小学学生所带来的积极影响、负面影响、影响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本研究以农村地区中小学布局调整为背景,以布局调整中学生权利保障为研究对象,揭示这一政策实施对于农村地区中小学学生权利的影响,尤其是负面影响,找出其影响原因并提供一些策略建议。为此,本研究首先对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的相关政策的梳理及实施现状,然后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实施现状的分析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陈述,并通过相关的政策解读和数据分析来进行具体的原因探究,发现学生直接或间接地与学校、地方政府部门之间存在着具体的利益冲突。通过以上的分析研究,本研究认为,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这一政策措施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一部分中小学的教育质量,促进了区域内教育的均衡发展等一系列成效,但由于一些地方政府没有正确的理解该政策,在进行布局调整工作时不够科学合理,给这些地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严重负面影响。本研究提出,在任何政策实施前都要进行大量的实地研究,因地制宜的进行政策的实施,对于不适合当地的一些政策条例不能全盘接收,对于实施后产生的不良后果要及时补漏。要强化政府部门的责任意识,提高对事情的预见性,以减少错误后果的发生,促进教育尤其是农村地区的教育健康良性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