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液氮冷却对花岗岩物理力学性质及断裂特性影响机制研究

来源 :邵祖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fei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岩石破碎一直以来都是岩石力学领域的一个热门问题,特别是对于典型的高强、高耐磨性的花岗岩而言,能否高效破岩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安全、效益等问题。近年来,利用岩石的热损伤性质辅助机械破岩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例如,隧道工程中利用火焰喷射器、激光照射、微波辐射等方法对掌子面岩石进行快速加热,实现高强度花岗岩的初步裂化,然后再进行机械掘进。若能用超低温介质—“液氮(LN2)”对加热后的高温花岗岩进行急速冷却处理,岩体内所产生的巨大热应力可以进一步促进其损伤开裂。另外,干热岩储层岩石本身具有较高的温度,利用超低温液氮作为压裂液进行储层体积改造有望在地层中构建复杂的裂隙网络,从而提高水-岩热交换效率。因此,深入研究加热-液氮冷却后花岗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及断裂特性演化规律对于破岩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工程上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运用现代化分析测试手段、常规物理力学试验、纳米压痕技术、数值模拟等方法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利用倒置光学显微镜、RMT-301岩石复合试验机、超低温液氮冷却系统等对室温(25oC)及加热至不同温度(100oC、200oC、300oC、400oC、500oC、600oC、800oC及1000oC)的花岗岩经液氮冷却后的细观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质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整体上,随着加热温度升高,岩样的体积、孔隙度、峰值应变增加,而密度、P波波速、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降低。加热-液氮冷却后花岗岩的P波波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线性下降,而体积、密度、孔隙度、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及峰值应变的变化存在一个阈值温度,其值在500oC~600oC之间。当加热温度低于阈值温度时,体积、密度、孔隙度几乎保持不变,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峰值应变无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当加热温度高于阈值温度后,它们都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快速变化。当花岗岩的温度从500oC增加至600oC时,其内部的微裂隙会突然增加,当温度增加至800oC后,部分矿物已呈熔融状态。(2)自主研发了一套适用于超低温环境下的单轴加载装置,研究了液氮和单轴力共同作用后花岗岩力学性质,并将其与花岗岩仅在液氮冷却后的力学性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花岗岩在单向受压状态下经液氮冷却后的力学性质劣化程度低于其在无压状态下经液氮冷却后力学性质劣化程度。(3)对花岗岩进行了不同的加热-液氮冷却循环处理,循环处理温度分别为200oC、300oC、400oC,每个循环温度下分别循环处理1次、3次、6次、12次、20次,得到了导热系数、P波波速、单轴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及峰值应变随循环处理温度及循环处理次数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的循环温度,各个性质参数的变化均主要发生在前6次处理,循环处理12次后,各个性质参数几乎维持在一个恒定的状态。采用纳米压痕技术对400oC-液氮冷却循环处理后花岗岩的微观力学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循环处理模式下花岗岩的微观力学性质未随循环处理次数的增加而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变化,由此推测出花岗岩宏观力学性质劣化主要源于微裂隙的发展而非晶体本身性质的劣化。(4)对加热-液氮冷却后的半圆盘花岗岩试样进行了三点弯曲试验,并利用声发射(AE)技术监测了整个加载过程中的声发射特征,得到了荷载-时间-AE曲线。结果表明,对于加热-液氮冷却而言,随着加热温度升高,花岗岩由典型的脆性断裂转变为塑性断裂,声发射信号出现的时间越早,且越均匀地分布于整个加载阶段,微裂隙的起裂强度与峰值荷载的比值逐渐减小。(5)利用非接触式三维激光扫描仪对加热-液氮冷却后的岩样在三点弯曲加载下的I型断裂面进行了扫描,提取了断裂面高精度点云并进行了重构,运用分形理论定量地描述了不同加热温度下的花岗岩经液氮冷却后I型断面的粗糙度。结果表明,I型断裂面粗糙度随加热温度升高而增加。(6)采用FDEM-TM模拟了含预制裂隙半圆盘花岗岩试样经加热-液氮冷却后的热破裂行为及I型断裂扩展路径。模拟结果表明,花岗岩经加热-液氮冷却后的微裂隙主要为张拉裂隙并伴有少量的剪切裂隙,且主要为晶体间的裂隙。随着加热温度升高,微裂隙数量逐渐增加,对预制裂隙的扩展路径产生的干扰作用逐渐增强,使其扩展轨迹变得越来越复杂而曲折,导致I型断裂面粗糙度逐渐增加。
其他文献
农村康养产业作为一种新兴业态,是秉承新发展理念,在乡村舒适性资源利用、后生产主义乡村价值兴起、农村产业融合驱动、城乡地域共同体功能再造、康养政策引领与市场开发的共同作用下发展起来的。在实践中,通过对自然资源、文化资源、中医药资源和森林资源的开发,与乡村旅游、文化体验、休闲度假、景观游赏等相融合,发展出田园康养、文化康养、医疗康养和森林康养等新型形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老年群体多样化的养老需求,建立
期刊
居住权起源于罗马法的人役权,具有鲜明的保障功能,部分大陆法系国家在承继罗马法居住权的基础上逐步淡化居住权的人役性特征,以期摆脱人役性对居住权制度的功能限制。我国居住权“入典”的立法意旨置重于“住有所居”的实现及住房的多元利用。在新型不动产用益物权格局形成的背景下,人役性居住权的立法规范极大限缩了居住权的制度功能。除传统人役性的保障功能外,居住权可为以房养老、合资买房(建房)、分时度假酒店、宅基地“
期刊
报纸
红色经典音乐作品是指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新阶段,以民族音乐文化为根基,表达中国人民爱党爱国情怀、展示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的音乐作品。传播红色经典音乐作品对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意义。互联网加快了信息的传播,使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融媒体时代,要制定创新性发展策略,突出时代特性,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红色经典音乐作品的传播,促使红色经
期刊
红色经典音乐不仅是音乐的艺术盛宴,也是宝贵的精神财富。尤其是在全球化语境下,红色经典音乐不仅有利于提升人们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还有利于弘扬红色文化和奋斗精神,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播。为此,文章从红色经典音乐的艺术特征入手,对红色经典音乐的现实价值以及红色经典音乐传承与传播的未来展望展开论述,以供参考。
期刊
报纸
在中国社会史、近代城市史研究领域,王笛的《走进中国城市内部》是一部集史学理论与个案研究于一体的著作。其方法论价值,尤其值得关注。在问题意识上,该著从对民众历史的重新建构角度追求宏大的理论意义,关注大众文化和中国社会文化、公共领域中民众与国家权力的冲突,展示作者逐渐转变历史研究范式以及探索城市历史过程中的思想观念。在理论与方法上,打破传统史学路径,凸显了微观史和新文化史的叙事风格和民众与公共生活之间
期刊
综述了远程医疗的相关概念及远程医疗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情况、应用效果,总结了远程医疗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为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提供依据。
期刊
2021年1月1日施行的《民法典》正式规定了居住权制度,居住权作为物权中的用益物权,有利于满足人们对基本生活的需要,缓解现阶段存在的住房压力现象,完善社会住房保障体系的不足。本文通过对我国《民法典》中居住权制度的研究,探讨居住权的设立、消灭以及居住权人权利义务等问题,解析居住权存在的不足之处,力图寻找相对应的解决策略,以完善我国居住权法律规定,发挥居住权在社会保障中的价值。
期刊
根据《民法典》第467条第1款,非典型合同在直接适用合同编通则和参照适用最相类似典型合同的规定之间,没有先后顺序之分。要根据区分技术,区分面对的是非典型合同法律适用的总则式问题还是分则式问题,通过直接适用合同编通则实现总则的归总则,通过参照适用典型合同规定实现分则的归分则。无论是非典型合同对典型合同有关规定的参照适用,还是典型合同彼此之间的参照适用,相似性论证是关键,相似性论证是要对比非典型合同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