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糖化壳聚糖唑来膦酸纳米粒体外抗肿瘤效应的初步研究

来源 :西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将U937细胞诱导为M0巨噬细胞、M1型巨噬细胞、M2型巨噬细胞,了解不同类型巨噬细胞对唑来膦酸纳米粒的摄取情况;了解唑来膦酸纳米粒对共培养情况下肿瘤细胞的迁移、侵袭的影响;唑来膦酸纳米粒对共培养情况下肿瘤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方法:1、巨噬细胞诱导:将U937细胞平铺至六孔板中,加入佛波酯(PMA)诱导6个小时;2、M1型巨噬细胞诱导:将U937细胞平铺至六孔板中,加入佛波酯(MPA)(200ng/ml)诱导6个小时后再加入脂多糖(LPS)(100ng/ml)和IFN-γ(20ng/ml)继续诱导66小时(共72小时)。3、M2型巨噬细胞诱导:将U937细胞平铺至六孔板中,加入佛波酯(MPA)(200ng/ml)诱导6个小时后再加入IL-4(20ng/ml)和IL-13(20ng/ml)继续诱导66小时(共72小时)。并通过检测Arg-1酶及iNOS的表达情况,检测是否诱导成功。4、摄取实验:选取人体成纤维细胞、M1型巨噬细胞、M2巨噬细胞、SW620结肠癌细胞,加入荧光标记后的唑来膦酸纳米粒,反应3小时后,采用Dil对细胞膜进行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四种细胞对唑来膦酸纳米粒的摄取情况。5、CCK-8增殖抑制实验:通过唑来膦酸纳米粒与不同种类细胞的相互作用,了解其对细胞的增殖能力的影响;6、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设置sw620结肠癌组、sw620+m1型巨噬细胞组、sw620+m2型巨噬细胞组,每组分为加和不加唑来膦酸纳米粒组(20ng/ul),共6组实验组,观察每组各因素对肿瘤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7、侵袭实验:将sw620结肠癌细胞放入transwell小室的上室中,下室依次为空白组(单独培养基)、唑来膦酸纳米粒组、m1型巨噬细胞组、m1型巨噬细胞+唑来膦酸纳米粒组、m2型巨噬细胞组、m2型巨噬细胞+唑来膦酸纳米粒组;并采用吉姆萨染色法计数,了解各因素对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1、arg-1及inos检测结果显示m2型巨噬细胞免疫组化呈阳性反应,而其余两组呈阴性反应,m1型巨噬细胞inos表达(74.4%)远高于其余两组(14.0%及14.7%),证实m1及m2型巨噬细胞诱导成功。2、m2型巨噬细胞摄取纳米颗粒的荧光强度远高于其他细胞;3、m1型巨噬细胞抑制肿瘤细胞迁移;m2型巨噬细胞促进肿瘤细胞的迁移,与唑来膦酸纳米粒相互作用可抑制m2巨噬细胞的这种促进作用(p<0.01);4、m1型巨噬细胞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力;m2型巨噬细胞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与唑来膦酸纳米粒相互作用可抑制m2巨噬细胞的这种促进作用(p<0.01)5、纳米颗粒通过抑制m2型巨噬细胞,影响肿瘤细胞增殖(p<0.01)。结论:唑来膦酸纳米粒能特异性被m2型巨噬细胞摄取并抑制m2巨噬细胞的增殖。m2巨噬细胞促进肿瘤的迁移、侵袭和增殖。唑来膦酸纳米粒通过抑制m2型巨噬细胞间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
其他文献
为确定丹寨硒锌米的优势产区,随机抽取丹寨硒锌米保护范围内的大米样本34个,分别测定样品中硒、锌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大米硒、锌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0.065、23.9 mg/kg,在丹
从课堂"低效提问"与"有效提问"课例对照出发,分析课堂低效提问的成因,并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提出课堂趣味性提问、递进性提问、发散性提问、探究性提问和迁移性提问的有效策略,
管理制度改革、信息化冲击给高校财务报销工作带来新的挑战,日益增长的报销需求与财务人员有限的矛盾促使高校财务工作者考虑利用信息化手段改变现有报销模式。针对高校财务
为了实现从源头控制污染,预防因政策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在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加入环境容量及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结合某工业园
<正>颅内假性动脉瘤在动脉瘤中相当少见,是由于外伤、感染等原因引起血管壁全层损伤,导致血管破口处形成动脉瘤。因其不具有完整的动脉瘤壁结构,手术风险很高。外伤性假性动
通过十多年的努力,引种栽培58种野生花卉,对其形态特征、生长习性和栽培繁殖方法做了系统研究。其中引种培育成功的野生花卉植物计有20余种,详细观察记录了引种栽培后的物候
目的评价髂筋膜间隙阻滞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早期镇痛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0年12月到2011年12月单纯股骨颈骨折患者60例,无复合伤,年龄65~81岁,体重54~68kg,随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