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接种肺炎疫苗,收集接种肺炎疫苗前后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ECOPD)引起的门诊治疗次数、住院治疗次数、总治疗次数、住院日、次均住院日,疫苗干预前后的EQ-5D指数得分和EQ-VAS指数得分指标,利用不同的统计模型对接种疫苗前后各指标进行分析,评价肺炎疫苗预防AECOPD的效果,为将COPD患者接种肺炎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管理提供循证依据。进一步,分析比较不同的统计模型对前后比较设计资料的分析结果,为在公共卫生领域具有多水平结构数据的分析、干预项目的评价提供方法学借鉴。方法:本研究采用前后对照的准实验设计,比较分析疫苗接种前后AECOPD治疗情况及健康状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多重线性回归、Poisson回归、多水平Poisson回归、方差成分模型、中断时间序列分析(interrupted time-series, ITS)和多水平ITS模型,通过不同的分析方法,探讨接种肺炎疫苗预防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作用。数据资料整理采用Excel 2007,应用SAS 9.4软件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检验水准为0.05。结果:接种肺炎疫苗预防AECOPD的单因素分析提示,汉滨地区门诊治疗次数减少,汉滨、胶南、温县和合计的总治疗次数减少,住院治疗次数减少0.59-0.94人次,住院日降幅7.03-11.81天/人,次均住院日降幅5.16-7.59天/人次,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析EQ-5D健康指数得分与接种疫苗前相比,不同地区结果不同,合计结果健康指数增加了0.02分,EQ-VAS得分增加了1.20分。进一步考虑年龄、性别、收入、职业、地区和注射疫苗等因素后的多因素分析提示,接种肺炎疫苗减少了0.108人次门诊(P=0.030)。随着收入的增加门诊治疗次数有减少的趋势,地区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接种肺炎疫苗能减少住院日和次均住院日。但健康指数得分和EQ-VAS得分疫苗接种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于分析指标在地区内部有聚集性,地区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考虑数据的多水平结构后,以研究对象为水平1单位,医院为水平2单位的两水平的Poisson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住院治疗次数和总治疗次数减少有统计学意义,门诊治疗次数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两水平方差成分模型分析提示住院日和次均住院日接种疫苗后减少均有统计学意义。评价纵向数据干预产生的效果,ITS有着优势,进一步ITS分析,门诊治疗次数、住院治疗次数和总治疗次数及住院日水平和斜率改变模型提示,不同的地区结果不同。胶南和温县的住院治疗次数、总治疗次数和住院日平均水平降低有统计学意义。进一步考虑数据的多水平结构以每月的治疗次数为水平1单位,医院为水平2单位,2水平的ITS分析,提示不同医院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多水平ITS应用合理。月门诊治疗次数、月住院治疗次数、月总治疗次数及月住院日平均水平均降低,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疫苗接种干预有效。结论:AECOPD是COPD患者健康损失和经济负担的主要原因,COPD患者接种肺炎疫苗能够有效减少住院治疗次数、总治疗次数和缩减住院日,建议将COPD患者接种23价肺炎疫苗纳入新农合报销范畴,或是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管理。针对公共卫生项目的前后比较设计,除考虑多因素方法控制混杂因素外,需要进一步考虑数据的多水平结构;此外多水平ITS分析能够很好地处理地区的聚集性,评估干预措施的净效果,应该在公共卫生领域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