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并通过临床研究,观察参附注射液对慢性心衰患者血浆BNP水平及血清T3、T4水平的影响。
方法:
1.将住院40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纽为西医基础治疗上加用多巴酚丁胺针剂,治疗组为在西医基础治疗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每组各20例,疗程为14天。
2.观察其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及心功能分级。
3.检测治疗前后BNP及T3、T4的含量。
4.治疗前做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其LVEDD、EF与BNP的关系。
结果:
1.心功能分级越高,血浆BNP含量也越高,各组BN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
2.按EF<45%与EF≥45%分两组,比较发现两组间的血浆BNP水平的差别BNP无统计学意义,可见血浆BNP水平对于CHF患者不能鉴别是收缩功能不全还是舒张功能不全。
3.血浆BNP水平与LVEDD正相关,相关系数为r=0.9889(P<0.05)。
4.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BNP变化:同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BN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治疗后血浆BNP水平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降低血浆BNP的程度优于对照组。
5.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级间治疗前后NYHA心功能分级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治疗组在改善心功能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
6.两组中医症候疗效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间中医症候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见治疗组在改善中医症候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
7.两组治疗前后T3自身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T3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的程度优于对照组。
结论:
1.参附注射液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神经内分泌,降低体内BNP的含量,来改善心功能状态。
2.血BNP水平可作为反映心功能状态及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和心功能分级心脏结构相关。可用于CHF的诊断。在CHF治疗过程中,随访血浆BNP水平有助于及时反映心功能状态、监测病情变化及评价疗效。血浆BNP可作为评价参附注射液治疗CHF疗效的监测指标之一。
3.参附注射液可以纠正患者异常的甲状腺激素水平,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对CHF患者的心功能损害程度、治疗和预后判断可能有一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