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红外反射式光电探测点阵的非接触人机交互系统

来源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n3701814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医院手术室是严格控制在无菌环境下的,使用鼠标、键盘、触摸屏等接触式交互设备对医疗设备进行操作,易导致细菌传播,带来安全隐患。以光学感应为基本原理的非接触交互设备能很好的应用于手术室这样的无菌环境。但是目前主流的光学感应非接触交互设备都是以摄像头为传感器,当环境光照比较弱时工作会受到影响,而且需要复杂的软硬件对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红外反射式光电探测点阵的非接触人机交互系统构建方案,该方案是使光电探测点阵在其前方空间形成一个光场,利用进入光场的交互主体对红外光的发射,对其进行定位和跟踪,进而实现交互动作的识别。本文针对非接触人机交互系统需要解决的两个关键技术问题:抗背景光干扰能力和高分辨力,分别展开了研究。采用红外调制发射和锁相放大解调的方法,有效提高了系统抗背景光干扰能力,采用A/D转换器精确量化采集到的反射红外光信号强度,并结合质心算法计算交互主体的位置坐标,提高了系统的分辨力。论文完成了光电探测点阵的构建,对各部分硬件电路进行了设计和测试,并结合硬件编写了微控制器程序和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上位机软件。最终实际研制出一套基于红外反射式光电探测点阵的非接触人机交互系统。经测试,本课题研制的红外非接触人机系统具有良好的抗背景光干扰能力,可以在各种光照条件下工作,分辨力可达0.25mm,响应速度为100fps,工作距离为4-10cm,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其他文献
通过储层物性特征、油水相渗参数特征、高压压汞测试结果及分析,对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储层特征进行研究.研究储层孔隙度主要分布区间为6. 5%~10%之间,渗透率主要分布区间为(0.
<正>×加工完善形成编研成果的过程÷对选定的各种典型材料进行提炼的过程-去粗取精、去杂提纯、去伪存真的过程+在编研工作中收集获取素材的过程美国有一位社会学家在谈及化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已有之的哲学理论,作为原型-模型翻译理论的哲学基础,为原型-模型翻译理论的东方属性强化了理论渊源。"型"阴"模"阳属性的界定从一定程度上阐明了原型和模型
针对档案编研出现的暂时困惑局面,本文对过去一段时间档案编研的情况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为研究者进一步深入开展档案编研提供了有益的思路和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