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揭示黄土丘陵区天然草地群落优势种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和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根系生长与土壤水分条件间的关系,采用盆栽控制试验,设置高水(HW-80±5%FC)、中水(MW-60±5%FC)和低水(LW-40%±5%FC)三种水分处理和七种组合比例(B0D12、B2D10、B4D8、B6D6、B8D4、B10D2和B12D0)(B代表白羊草,D代表达乌里胡枝子),在现蕾期、开花期和结实期(以达乌里胡枝子为例)进行阶段改善水分供应条件:即分别从中水提到高水、低水提到高水和低水提到中水,生育期末测定和计算了不同土壤水分和混播群体下白羊草和达乌里胡枝子根系生物量和形态特征。主要结果如下:1.无论在单播或者混播条件下,水分胁迫均明显降低白羊草与达乌里胡枝子单个物种的根系生物量。白羊草和达乌里胡枝子在单播条件下的根系生物量均小于混播下的根系生物量,且分别在B2D10和B10D2组合比例下根系生物量最大,混播可以促进白羊草和达乌里胡枝子根系生物量的积累,有利于二者根系的生长发育。2.恒定水分处理下,单播白羊草和达乌里胡枝子的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平均直径在HW和MW下均显著大于LW下,白羊草的比根长和比根面积在LW下最大,达乌里胡枝子的比根长和比根面积在MW下最大。混播白羊草和达乌里胡枝子的总根长、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比根长和比根面积分别在B2D10和B10D2组合比例下最大。三次提水过程即,从中水提高到高水和低水分别提高到高水和低水下,单播和混播白羊草和达乌里胡枝子的根系生物量,总根长、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比根长和比根面积均不同程度的大于LW和MW下。3.不同水分处理下,白羊草和达乌里胡枝子的根系生物量、总根长和根表面积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根系平均直径变化较小。白羊草和达乌里胡枝子分别在B2D10和B10D2混播比例下,总根长、根表面积、根平均直径,比根长和比根面积较大,因此可为选择最佳混播组合比例提供参考依据。综上,充足的水分供应有利于白羊草和达乌里胡枝子根系生物量的积累和根系形态的建成,适当的混播比例利于发挥二者的“互补效应”,促进适度水分胁迫下的根系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