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美国百位最具影响力的人士之一,马克·吐温以幽默讽刺的文风闻名于世,其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以下简称《费恩历险记》)因其儿童成长、奴隶制和国家认同等重大主题得到批评家的高度重视,从而成就了成长主题、种族平等、身份规约等典型探究视角,但缺乏生态主题的系统深入探究,也因此构成了本研究的价值缘起。就本研究相关的理论视域而言,西方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生存危机,(自然)生态主义思潮逐渐流行,并蔓延到人文社会领域,形成了人类生态学、社会生态学、文化生态学等典型分支。1978年,美国批评家威廉·鲁克尔特首次提出“生态批评”的重要理念,从而将生态学视野引入到文学批评实践中。中国学者鲁枢元则将生态学划分为“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三个层次,从而形成自然、社会、精神的生态主义三元论,由此创建了生态研究的新视界,同时也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旨归。本文的主体研究遵循生态主义三元论的逻辑推演,共分三章。第一章探究《费恩历险记》的自然生态观。本章节围绕小说中的“大河风雨图”“大河雾航图”“大河破晓图”三大自然图示,剖析蕴藏其中的景观描绘内涵及其寓意。其中“大河风雨图”凸显的环境危机乃大自然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警示,“大河雾航图”是自然环境恶化及工业社会下人与自然关系迷茫的象征,“大河破晓图”则为人类精神世界的提高指明了必要途径。第二章聚焦《费恩历险记》的社会生态观。马克·吐温将小说置于19世纪上半叶西方工业革命盛行、奴隶制猖獗,对外殖民扩张的背景之下,首先探究动物虐待、私刑滥用和世仇屠杀等人间万象隐藏的社会扭曲关系;其次关注黑奴在19世纪上半叶水深火热的生存状态,凸显白人至上主义者对于黑人群体的蔑视、讨厌及排斥等种族歧视行径;最后以国王所象征的美国帝国主义侵略者为例,揭示其家园侵占中的暴力主义取向以及欺骗性表演所裹挟的文化殖民主义操演等帝国霸权观本质。第三章关注《费恩历险记》的精神生态观。本章以汤姆、哈克和吉姆为例,勾勒美国不同社会阶层的精神生态图景。其中汤姆乃“人类中心主义”的象征,时常把人类利益作为价值判断的标准。哈克则凸显出回归自然的生存态度和处世哲学,具有可塑性强、成长速度快的心理特征。吉姆则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代表,奉行颇具原始主义色彩的心灵观。最终哈克在吉姆的引导下实现精神成长,回归自然的同时走向精神独立。研究发现,马克·吐温通过对《费恩历险记》的生态思想书写,完成了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的三级观念构造。尽管作者具有工业革命世代不可避免的商业主义视界以及自然索取主义印迹,但仍借助对自然的讴歌和异化忧虑,揭露了19世纪中期人与自然的悖论性关系,同时表现出作者前瞻性的生态关怀,对美国生态意识的塑造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沉思产生了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