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缪尔·海斯早期的环境政治史研究——以资源保护运动研究为中心

来源 :江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yanh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工业社会后,在自由市场的作用下,人们为了追逐利益,丝毫不顾及生态影响、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粗放的经营方式,导致森林、草场严重退化,矿产资源严重浪费。有识之士指出,照此下去,富饶的资源将所剩无几,人们应该放弃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神话,面对现实,依托现代科学,积极进行资源保护和高效开发,于是资源保护运动,逐渐兴起,并在西奥多·罗斯福时期发展到高潮。  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组成。绪论主要介绍了选题缘由、学术史回顾,并简要地介绍了论文的学术价值和现实价值以及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解决的关键问题。  正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塞缪尔·海斯的个人生平和学术之路,探讨塞缪尔·海斯的资源保护运动研究的相关背景。  第二部分首先探讨塞缪尔·海斯对资源保护运动的基本观点,以及其他学者的看法,接着从水资源、森林资源、牧场资源、公共土地问题及河流多重开发等具体方面,概述塞缪尔·海斯资源保护运动研究的框架。  第三部分从两个具体方面来探讨塞缪尔·海斯早期的环境政治史研究的创新之处:一,对资源保护运动所处时代政治结构的考察;二,平肖-巴林杰争议的全面解读。  结论部分对资源保护运动进行了总结,并指出塞缪尔·海斯资源保护运动研究的不足之处。
其他文献
在建国后至“文革”前的17年史学发展历程中,史学由于受政治运动的影响而出现了游走于学术和政治间的倾向。吴晗具有典型意义,建国后吴晗以学者身份从政,摇摆于科学史学思潮与革
汉武帝时代群英荟萃、人才济济,各类人物在各自领域独领风骚。其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出身贫寒,却成为天子宾客;职位低微,却难倒公卿;深受宠爱,却死于非命。这个群体非常特殊,汉武帝之
近代中美两国的文化交流是双向互动的。在这一过程中,广东旅美华侨华人是中美两种文化得以进行交流的重要媒介。这些华侨华人以其独特的文化归属感,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
湖北罗田东安王氏家族的记忆起自于南宋,与大多数家族关于其家族记忆的故事一样,直至明清某一时间段,其家族有确切的家族记载起,之前的家族故事多缺少相关文献进行考证。东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