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传统翻译及批评理论有着悠久的文艺学传统,但也往往陷入主观主义的陷阱。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受到西方现代译论和各种现代哲学思潮、批评理论的滋养,我国的翻译批评研究有了一些新的进展,开始吸收国外先进的翻译理论。功能翻译理论的创始人赖斯在建立功能理论之初就在她的《翻译批评:潜力与制约》书中引入了功能范畴,将文本功能列为翻译批评的一个标准,即从原文、译文两者功能之间的关系评价全文,从而激发了她构建功能翻译理论的灵感。她将源语文本分为以内容为重的文本,以形式为重的文本,以述请为重的文本和以声音为媒介的文本,并将之用于翻译批评。然后,她又研究了语义、词汇等语言要素以及环境、主题等非语言要素,并将之与翻译批评联系起来。《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塞林格(J. D. Salinger)于1951年发表的长篇小说。在当代美国文学中,《麦田里的守望者》被认为是一部经久不衰的经典作品,受到美国民众尤其是年轻人的推崇。本论文以赖斯的翻译批评理论分析了《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两个中译本,一是施咸荣1983年译本,由译林出版社出版,一是孙仲旭2007年译本,也由译林出版社出版。两个译本语言、风格不同,读者对这两个版本也各有偏爱。本论文描述了两译本中体现的部分规律性特征,并考察这两种翻译活动的原因,有助于较为客观地解释翻译现象。通过研究,最后得出结论,赖斯翻译批评理论,把翻译放到了一个综合原文作者、译者、读者,翻译功能,时空,媒介等多重关系的动态的行为范畴,因此为文学翻译及批评提供了科学、可行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