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式共凝聚气浮净水装置的研究

来源 :大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ba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浮法是一种高效、快速的分离技术,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该技术迅速发展,己广泛应用于给水、城市污水和工业污水的处理之中。本文全面系统的介绍了气浮技术的发展历史、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并对影响气浮效果的若干技术参数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根据气泡与絮体的粘附理论,设计开发了管式共凝聚混凝气浮净水装置。重点对装置的反应系统、分离系统和排渣进行了改进,并以废乳化液为原水对其性能参数进行实验研究。装置主要由溶气系统、加药系统、混合反应系统、管状分离系统组成。工作流程如下:原水被污水泵提升到混合反应系统中,混凝剂、助凝剂、pH调节剂通过加药系统在泵前定量加入,与此同时,由溶气泵产生的溶气水选择地加入到混合反应系统中的前、中、后3个不同的位置。原水与部分溶气水在经过了混合器中的接触碰撞之后进入到由三根管构成的分离系统中完成气浮分离。当管顶端浮渣达到一定厚度,关闭水位调节阀,水位上升,浮渣排出。原水的处理效果通过COD和SS的去除率来评价。实验部分包括:混凝实验确定最佳加药量、pH值范围;分别研究进气量、工作压力、流量、回流比、运行时间与处理效果的关系;研究溶气水加入点和加入量对气浮效果的影响;通过开机时间与浮渣厚度的关系,停机后浮渣厚度的变化情况,以及浮渣稳定后不同厚度含水率的情况来确定合理的排渣方案。在实际水样实验中,该设备在pH 7~9,工作压力0.30~0.35 MPa,气水比7%~8%,流量200~300 L/h,回流比50%条件下对于水样(COD在9000~10000 mg/L,SS在2000 mg/L以上)的COD去除率80%以上,SS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停机后3小时浮渣基本稳定,稳定后浮渣含水率在70%~90%之间。排渣周期为1 h,将表层20 mm厚度浮渣排出。
其他文献
面瘫是针灸科常见病,面瘫的选穴方法及依据丰富多彩,奇经八脉理论是针灸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奇经理论探讨面瘫的针灸治疗对发展奇经理论、丰富指导面瘫治疗的理论依据具有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咽拭子快速培养在儿童支原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重庆医科大学大公馆医院住院部及门诊就诊的疑诊MP感染患儿采用咽拭子快速培
本文从高排放企业角度考察碳税和排放权交易政策的经济后果。构建企业的生产成本函数、碳排放量函数及生产成本对碳减排的敏感性系数,设置碳税、碳税与补贴、排放权交易、排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设情境 教学艺术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0A-0086-01  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发掘学生的数学学习潜能,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活动中。这就要求教师重视情境创设的工作,通过丰富多样的情境创设手段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究  (一)导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