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围绕山西省窑子上村征地事件的发展进程研究农村村干部治村权威的建构以及丧失的过程,梳理了征地事件中村主任、村民之间的利益关系以及建立在利益关系基础上的权威,并通过征地事件中的矛盾冲突分析村主任治村权威建构的脆弱性,以此来阐释乡村治理中村主任权威建构的内在逻辑和村主任在复杂利益关系中的角色定位,以此分析和探讨村主任治村权威脆弱性的原因。 一般认为,村主任在乡村治理中扮演着“当家人”和“代理人”的双重角色,一方面,我国农村实行的是村民自治制度,村主任是村民民主选举的结果,因此当选村主任承担着维护村民利益的责任,扮演着“当家人”的角色,这也正是村主任获得治村权威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我国现有的政治体制明确指出了乡镇政府是最基层的行政机构,乡镇政府与村委会是指导和协助的关系,因此村主任在代办乡镇政府交给的任务时扮演着“代理人”的角色,这对于村主任治村权威的构建形成重要影响,当村庄以及村民利益与乡镇政府的利益一致时,利益具有可控性,村主任积极维护村庄或村民利益可以深化其治村权威,当村庄或村民利益与乡镇政府利益发生冲突时,利益是不可控的,在双方无法通过协商达成双赢的谈判结果时,若村主任仍坚持维护村庄或村民利益虽然会强化村民对村主任的权威认同,但是其治村权力的持续性会受到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村主任很可能会保持中立态度以求自身利益最大化。正是这种双重角色以及不可控利益制约着村主任治村权威的建构与深化。 近年来,随着村民自治的发展,村委会成员主要通过村民民主选举产生,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使得村主任权威的建构不完全依靠乡镇政府,村民获得了更多的政治权利,但是乡镇政府对村庄、村委会、村庄主要领导人仍存在着较大的影响力,国家对农村的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仍具有控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