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气囊小肠镜在小肠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ja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小肠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在解剖上位于胃与大肠之间,由于其解剖位置上的特殊性,超出了传统内镜的检查范围,因此被称作消化道的“盲区”,导致目前小肠疾病在临床上的诊断和治疗较为困难。本研究旨在评估双气囊小肠镜技术对小肠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到2017年4月期间烟台毓璜顶医院消化内科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及治疗共2806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930例(33.1%)不明原因腹痛患者、795例(28.3%)不明原因消瘦患者、562例(20.0%)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457例(16.3%)不明原因腹泻患者、62例(2.2%)不明原因小肠梗阻患者。双气囊小肠镜的进镜方式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及CT影像学等结果选择经口和/或经肛进镜,一侧进镜检查未发现明确病灶而不能对疾病明确诊断的患者,需择期改换另一侧进镜方式继续进行检查。结果:纳入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患者共2806例,其中212例(7.5%)患者行经口及经肛双侧进镜检查。共1696例(60.4%)患者发现阳性病变,其中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患者病变检出者483例,病变检出率为85.9%(483/562);不明原因腹泻患者病变检出者336例,病变检出率为73.5%(336/457);不明原因腹痛患者病变检出者448例,病变检出率为48.2%(448/930);不明原因体重减轻患者病变检出者390例,病变检出率为49.1%(390/795);不明原因小肠梗阻患者病变检出者39例,病变检出率为62.9%(39/62)。在483名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最常见的三种病因是非甾体抗炎药物相关溃疡(17.4%)、间质瘤(14.1%)和过敏性紫癜(9.4%)。本研究中所有行静脉麻醉的患者全部耐受良好,无不良反应发生;非麻醉经肛进镜的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检查,无不良反应;个别非麻醉经口进镜的患者,出现恶心、消化液外溢、一过性腹痛等不适,无需特殊处理均可自行缓解。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误吸、出血、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经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后发现小肠息肉84例,小肠粪石并发肠梗阻26例,小肠Dieulafoy病出血18例,分别采用内镜下小肠息肉切除术、内镜下碎石术去除小肠梗阻、内镜下止血术治疗。行小肠镜内镜下切除小肠息肉治疗过程中,均无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出现;所有小肠粪石并肠梗阻患者经内镜下碎石后肠梗阻解除;18例小肠Dieulafoy病出血行内镜下止血治疗后有14例出血停止。结论: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疾病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且对于一些小肠息肉、粪石引起的小肠梗阻,以及Dieulafoy病引起的小肠出血,内镜下治疗是可替代外科手术的一个可行选择。因此,双气囊小肠镜是一项安全、可靠、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的技术,在小肠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其他文献
在传统方式下,高等院校中的学生管理信息的处理主要以手工方式来完成,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错,信息查询和信息更新也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利用Microsoft公司推出的
宅门经历了漫长的衍变过程。中国最早的门大约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半地穴房屋中。在考古发掘所见的古城、建筑遗址以及墓葬的壁画、雕刻中可以推测复原远古时代的宅门。唐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有研究发现,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是有迹可循的,通常是因为不良行为没有经过及时的纠正矫治慢慢发展起来的。本文通过探寻不
主要针对山区铁路线路条件差、曲线半径较小、通信不畅、陈望不良等不利因素给铁路维修劳动安全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重点讨论引入了区间列车接近防护系统,介绍了区间列车接近防
介绍网络环境下信息服务的特点及其内容和途径.
就中小型图书馆回溯建库的组织领导、是否雇工录入、是否需要藏书清点核对和剔旧、建立数据库方式、数据录入方法、数据质量控制等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