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能在自然条件下越冬再生的WD1为材料,以XJ2和GWR为对照,对其抗寒性进行了研究。探明了低温胁迫前后幼苗和再生芽SOD、POD和CAT活性的变化及脯氨酸含量、根系活力、电导率和MDA含量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三种低温保护剂(CaCl2+H2O2、复配硝酚钠、诱抗剂)提高水稻幼苗抗寒性的生理基础。主要结论如下: 1.低温胁迫后,三个供试品种的SOD、POD和CAT活性急剧上升,其中以WD1上升幅度最大,XJ2次之,GWR最小,品种之间达到了显著差异。渗透调节物质如脯氨酸、MDA含量在低温胁迫后大量积累,其中脯氨酸与POD活性,MDA含量与CAT活性呈显著正相关;MDA含量与SOD活性、MDA含量与POD活性俩俩呈负相关。 2.低温胁迫后,对供试品种的电导率测定表明,三个品种的电导率由小到大的顺序为:WD1<XJ2<GWR,此顺序也显示了品种之间受伤害程度的差异,WD1受低温伤害最小,XJ2次之,GWR最大。 3.低温胁迫会伤害水稻幼苗的根系导致根系活力降低,不同品种之间的根系活力存在很大的差异,低温胁迫后WD1和XJ2的根系活力明显强于GWR。 4.不同品种对低温胁迫的适应能力不同,通过对低温胁迫前后供试品种幼苗和再生芽的抗寒性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在主动调节适应低温环境以及忍耐低温的能力方面,WD1强于XJ2和GWR。对同一品种而言,再生芽的抗寒性强于幼苗。 5.给幼苗喷施适宜浓度的CaCl2+H2O2、复配硝酚钠和诱抗剂溶液能不同程度地减缓低温胁迫下细胞膜的损伤。不同保护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喷施诱抗剂溶液的效果明显好于其他两种试剂。 6.WD1材料具有强耐冷性和强再生力的特点。在育种工作中,可将其作为亲本进行杂交组配,选育出具有强抗寒性且农艺性状优良的组合;还可进一步探讨利用WD1的强再生力走再生稻蓄留的途径。因此,对WD1材料的保存、研究与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