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材料WD1的抗寒性研究

来源 :湖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di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能在自然条件下越冬再生的WD1为材料,以XJ2和GWR为对照,对其抗寒性进行了研究。探明了低温胁迫前后幼苗和再生芽SOD、POD和CAT活性的变化及脯氨酸含量、根系活力、电导率和MDA含量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三种低温保护剂(CaCl2+H2O2、复配硝酚钠、诱抗剂)提高水稻幼苗抗寒性的生理基础。主要结论如下: 1.低温胁迫后,三个供试品种的SOD、POD和CAT活性急剧上升,其中以WD1上升幅度最大,XJ2次之,GWR最小,品种之间达到了显著差异。渗透调节物质如脯氨酸、MDA含量在低温胁迫后大量积累,其中脯氨酸与POD活性,MDA含量与CAT活性呈显著正相关;MDA含量与SOD活性、MDA含量与POD活性俩俩呈负相关。 2.低温胁迫后,对供试品种的电导率测定表明,三个品种的电导率由小到大的顺序为:WD1<XJ2<GWR,此顺序也显示了品种之间受伤害程度的差异,WD1受低温伤害最小,XJ2次之,GWR最大。 3.低温胁迫会伤害水稻幼苗的根系导致根系活力降低,不同品种之间的根系活力存在很大的差异,低温胁迫后WD1和XJ2的根系活力明显强于GWR。 4.不同品种对低温胁迫的适应能力不同,通过对低温胁迫前后供试品种幼苗和再生芽的抗寒性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在主动调节适应低温环境以及忍耐低温的能力方面,WD1强于XJ2和GWR。对同一品种而言,再生芽的抗寒性强于幼苗。 5.给幼苗喷施适宜浓度的CaCl2+H2O2、复配硝酚钠和诱抗剂溶液能不同程度地减缓低温胁迫下细胞膜的损伤。不同保护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喷施诱抗剂溶液的效果明显好于其他两种试剂。 6.WD1材料具有强耐冷性和强再生力的特点。在育种工作中,可将其作为亲本进行杂交组配,选育出具有强抗寒性且农艺性状优良的组合;还可进一步探讨利用WD1的强再生力走再生稻蓄留的途径。因此,对WD1材料的保存、研究与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棉花是重要的天然纤维和油料作物,也是重要的蛋白质来源。棉花因其极高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叶形是棉花重要的农艺性状之一,不同的叶形对产量、花期、抗虫性以及光能利用率等都有影响。目前我国选育的叶形主要有正常叶和鸡脚叶两种。与正常叶相比,鸡脚叶株冠疏开,通风透光性好,可以有效减少烂铃,增加农药喷施时的穿透性。同时鸡脚叶对棉铃虫、红铃虫、结翅粉虱、棉大卷叶螟等棉虫也具
玉米是世界上三大作物之一。玉米淀粉是人类淀粉的主要来源,淀粉是玉米籽粒中的主要积累物质,占籽粒总重的70%左右。淀粉是以淀粉粒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体中。普通玉米淀粉是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混合体,两者所占的比重大约分别为28%和72%。直链淀粉由于其独特的理化性质,是一种高附加值的玉米淀粉。直链淀粉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工业上应用十分广泛,已发展到了30多个领域。然而普通玉米的直链淀粉含量在22%~28%
本研究利用回交、自交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方法将粳稻品种日本晴(Nipponbare)的染色体片段导入到籼稻品种9311中,构建一套以9311为背景、导入片段来源于日本晴的重叠导入系。目的在于利用重叠导入系,研究导入片段的导入效应,发掘有利基因,为进一步精细定位或克隆QTL提供特殊基础材料,并将一些具有优良性状的导入系直接应用于育种生产。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以籼稻品种9311为受体亲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