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未成年管教人员与同龄普通青少年的睾酮水平、自尊及父亲教养方式差异的比较,从生理、心理和家庭环境三个方面探讨与未成年人犯罪相关的可能因素,期望进一步了解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提高改造效果提供参考和途径。 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随机抽取某未成年管教所84名未成年管教人员作为研究组。按照性别、年龄相差不超过3岁的条件选取对照,抽取84名普通青少年作为对照组,采集空腹晨血检测睾酮水平,并使用自尊量表(SES)和父亲教养方式量表分别对两组被试进行施测,对两组被试的睾酮水平、自尊得分及父亲教养方式评分进行差异检验及相关分析。 结果:对研究组与对照组的睾酮水平、自尊、父亲教养方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得出:(1)在本次调查的情况下,研究组与对照组睾酮平均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t=0.01,p=0.99)。(2)研究组与对照组自尊水平相比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自尊水平低于对照组(t=-2.30,p=0.02)。(3)研究组与对照组之间父亲理解型教养方式和惩罚型教养方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父亲教养方式理解得分低于对照组(t=-2.26,p=0.03),而父亲教养方式惩罚得分是研究组高于对照组(t=2.40,p=0.02)。 对所有被试睾酮水平、自尊量表分数、父亲教养方式进行相关分析,发现:睾酮水平与自尊呈负相关(r=-0.21),p<0.01。睾酮水平与父亲教养方式理解存在负相关(r=-0.17),p<0.05。睾酮水平与父亲教养方式惩罚呈正相关(r=0.26),p<0.05。自尊水平与父亲教养方式理解有正相关(r=0.55),p<0.01。自尊与父亲教养方式惩罚有负相关(r=-0.62),p<0.01。父亲教养方式理解与惩罚呈负相关(r=-0.34),p<0.01。 结论:①未成年管教人员与同龄普通青少年睾酮水平无明显差异;未成年管教人员与普通青少年在自尊水平与父亲教养方式方面有显著差异。②未成年人睾酮水平、自尊及父亲教养方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