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婉拒对话中,为了维护双方的面子,言语施为者常有意识地使用"婉拒"策略,即委婉的语言手段来间接拒绝对方的请求、提供、邀请和建议等言语行为,以期维系和谐人际关系。所谓"婉拒",既是一门语言艺术,也是非常重要的言语行为和社交方式。目前已有不少学者从语用学、社会语言学和二语习得等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大多聚焦于对婉拒策略在一种语言或不同语言中的描述或对比,并未涉及到婉拒对话,更缺少语料数据支撑。本文基于对话句法(Dialogic Syntax)和面子理论(Face Theory),尝试将对句法共振(syntactic resonance)和某言语行为对面子的威胁程度(Wx)相融合,建立了 FD(F:Face Theory;D:Dialogic Syntax)模型以解释婉拒对话的新认知语用机制。以电视剧《甄嬛传》台词为语料来源,通过对其中166组婉拒对话进行分析。本文主要贡献在于:首先,将对话句法与面子理论相整合,新创FD模型,且创造性地将其用于解释婉拒对话,全面深入地分析了婉拒对话中句法共振与面子威胁之间的关系,为认知语用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FD模型如下图所示:某言语行为对面子威胁程度(Wx)是以下三种因素的总和,即说话人和听话人的社会距离(D),说话人的相对权力(P)以及某行为的强加程度(Rx)。在婉拒对话中,句法共振(SR)与面子威胁(Wx)成正比,即句法不共振是保证婉拒的最佳选择。例如:甄嬛(说话人):槿汐,拿笔墨来。槿汐(听话人):娘娘身子虚弱,有什么等好些了再写吧。就句法结构而言,这组对话是典型的零共振,因为句子结构与成分之间基本无平行映射关系。根据FD模型,该组对话在句法结构上是零共振,所以对双方面子的威胁程度很小,基本无损面子。其次,通过语料收集、整理和分析,166组对话在句法共振上形成了一个等级蕴含(总比例大于100%,因为在婉拒对话中,多种共振方式并存):由上可知:句法不共振是实现婉拒的重要手段。即在婉拒对话中,对话者不愿复用前面话语中已经用过的结构、词语或者其它语言资源,所以大部分婉拒对话在句法结构上都是不共振的。其次,在表达拒绝的意图后,其后的冗余话语透露了更多拒绝的细节,可使拒绝话语更加合理,同时更令人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