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新型一次性医用引流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设计,选取2011年5月至2011年11月在我院外科住院需要留置引流袋的患者,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使用新型引流袋,对照组使用传统医用引流袋,每组各103例。通过更换引流袋所需时间、脱管率、外溅率、渗漏率、引流袋接头处的细菌培养阳性率等指标评价新型引流袋使用的效果。采用SPSS18.0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6例患者,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03例年龄、性别、引流部位、文化程度组问比较,P值>0.05,无显著性差异。1.试验组更换引流袋时间与对照纰更换引流袋时间比较,试验组平均更换时间为:87.33+7.38秒,对照组平均更换时间为:127.00+15.06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56,P<0.01)2.试验组在更换引流袋时的外溅率与对照组更换引流袋时的外溅率比较,试验组的外溅率为2.49%,对照组的外溅率为20.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1.71,P<0.01)3.试验组在使用引流袋过程中引流管与引流袋接口连接处发生脱管率与对照组在使用引流袋过程中引流管与引流袋接口连接处发生脱管率比较试验组的脱管率为0.97%,对照组的脱管率为7.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P<0.05)。4.试验组在使用引流袋过程中引流管与引流袋接口连接处发生渗漏率与对照组在使用引流袋过程中引流管与引流袋接口连接处发生渗漏率比较,对照组的渗漏率为8.74%,试验组的渗漏率为1.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P<0.05)。5.在术后第一次更换引流袋前(术后第三天)试验组患者细菌培养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53,P>0.05);在术后第二次更换引流袋前(术后第6天)试验组患者细菌培养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1,P>0.05)。结论与传统的引流袋比较,新型医用引流袋可缩短更换所需的时间,减少渗漏、外溅、脱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