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全新地提出和界定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和“社会思潮”的概念内涵、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并以中国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为经,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想思潮的斗争为纬,构建了一个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形成史的逻辑框架。
本文要义主要有三:其一,从哲学认识论的高度解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形成的逻辑进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是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中形成的,能够指导和规范其自身的实践和理论创新活动,并随之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思维过程及其结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其孕育、萌发、攀升、形成及其不断丰富和发展深受中国社会特定的时代要求、历史任务、民族特色及其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影响,具有鲜明的实践性、阶级性、科学性、民族性和时代性等特点。只有随着时代要求和中国实际的变化而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才能适应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不同阶段历史任务的要求,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思想先导与理论支撑。其二,从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与各种教条主义、机会主义的错误思想路线及其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的斗争中,凝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形成过程中的各个历史阶段的显著特征。进而在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中,回答马克思主义在近代中国传入、传播及其“中国化”的现实可能性和历史必然性等相关问题;在历史与逻辑的统一中,刻画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一批中国共产党人早期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心路历程,梳理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按照中华民族自身的特点运用、践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历史进程。其三,从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认知和诠释中,阐明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化、具体化、中国化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同的区域和民族的思想智慧共同浇灌了马克思主义,从而使其成为了全世界不同民族与国家共同享有的一种世界性学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了人类历史上一切地域性和民族性的哲学,其世界性意蕴昭示着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价值和民族化情结必然始终共存于各国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运用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长河,共同表达着无产阶级的解放全人类和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诉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世界性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民族化的具体之道、实现形式和发展形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一般性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社会特殊性相结合、与中国革命特殊实践相结合、与中国特殊历史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毛泽东哲学思想,并以此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才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也才有了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百年凤愿的希望,从而成功地解决了“中国向何处去”重大历史课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认为,社会实践不断发展的特点决定了人们对客观规律的认识不可能一次完成。因此,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的相结合也不可能一劳永逸,进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也就要随着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不同时期的不同历史任务而与时俱进地不断丰富和发展了。这就需要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循环往复过程中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创新,才能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的发展提供旺盛的生命力,从而继续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不断地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并使之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地改变自身的发展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