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由于高等教育规模扩大,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象牙塔求学,学生的需求和期望也越来越多样化。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个体的多样化需求。汀托认为学生建立明确的、较高的期望值,可以促使学生取得学业成功。高等学校应当激励学生树立具有挑战性就读期望,针对不同的就读期望,提供多样化的指导,让学生为实现自己的期望而不断努力,提高学生投入度水平,从而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本研究基于华中科技大学(简称H大学)SSLD数据,从学生的就读期望视角出发,以期望理论和学生成功的院校行动模型作为理论基础,对持有不同就读期望的学生做出类别划分,分析他们在学生投入度上的表现和差异。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H大学的本科生就读期望较高,且存在6种期望类型学生。按就读期望得分高低排序分别是:高期望型、兼顾型、职业型、被动型、单一型和低期望型;2)不同类型学生的分布不均,存在数量、性别、年级差异。高期望学生较多,低期望学生较少;女生的就读期望要高于男生;高期望型学生随着年级增加逐渐减少,被动型和职业型学生随年级增加而增加,其他类型基本保持不变;3)不同类型学生的投入度表现存在显著差异。期望高的学生投入度水平也高,期望低的学生投入度水平也低;4)H大学本科生的学生投入度整体表现一般,学习自主性、自律性、情绪调节和抗压能力都比较强,但师生互动水平处于较低水平,不利于学生发展,师生交流的次数和质量都亟待提高;5)学生就读期望对学生投入度存在重要影响。期望与投入度呈正相关关系。基于以上结论,研究提出学校应该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自信,鼓励学生勇于挑战困难,构建具有挑战性的就读期望,并围绕期望制定大学规划;针对不同学生类型的特点提供多样化的学校支持,对期望高的学生给予足够设施支持和自主性,对中等期望的学生要适时引导,重点关注与帮助期望较低的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堂教学,加强课后互动,关心学生,高校要改变“重科研轻教学”的教师评价方式,让教师能够投身于人才培养工作,从而加强师生互动频度,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