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贸易是世界经济的睛雨表,世界经济的发展决定国际贸易的变化趋势。在世界经济区域化大潮越来越汹涌的今天,区域化给生活带来了强大的推动力,并为全球化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般而言,一个区域集团内部的合作越紧密、一体化程度越高,就越容易损害非成员国的利益;区域化的规模越大、结构越坚实,对非成员国越不利。当前,欧盟和即将成为美洲自由贸易区的北美自由贸易区发展势头很强,成员国间贸易联系密切,而对非成员国往往采取严格的限制手段。在与这些区域集团进行贸易的过程中,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受到各种各样的贸易壁垒限制。在这种环境下,中国与东盟十国签署了《东盟中国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自由贸易区。 一体化是一个打破疆界概念、消除经济差距、各种生产要素区域内自由流动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消除区域内各国各种差别待遇、相互采取比区域外国家更开放更自由政策的状态。在科技进步和各国为维护本民族政治、经济利益的推动下,一体化已经成了世界经济舞台上一股重要的力量。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等区域集团的快速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区域合作的开展,有助于深化区内产业分工和协作,有助于将区内有限的资源集中起来提高生产效率,有助于形成合理的结构,从而取得最大化的利润。 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发展中国家中属于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水平最高的群体,体现出了制造业、服务业比重上升,农业比重下降的趋势。同时,政府在这个群体的发展中的作用也很强,尤其是在发展初期,国家对教育的重视和对资源的动用起了催化这一区域发展的作用。 随着东南亚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传统的“雁行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但这一区域对美国的依赖依旧很强。目前东盟地区主要存在着如下问题,包括:经济结构调整不到位、银行呆账率很高、国际资本对东亚的热情减少、自然灾害引发的东南亚经济低迷。在这种情况下,国际上成熟区域集团的经验对中国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区就显得很重要。文章通过对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组织的分析,总结出了一些区域化发展的经验和优势。首先,区域化不但利于降低运输成本,更因为文化背景相似而利于沟通和增强彼此间的信任。其次,区域集团内部要有良好的合作意愿,从共同利益角度出发,强国帮助小国,使区域集团整体前进。再次,区域集团要有统一的对外政策,使整个区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第四,在对待贸易壁垒和解决争端问题上,区域集团的作用比WTO等组织更大、更有效。最后,在信息化、网络化的今天,建立区域集团更利于集中各国力量达到信息共享、增加产品附加值的目的。 从理论上讲,区域化会带给区域内各国“贸易转移”效应和“贸易创造”效应。当“贸易转移”效应小于“贸易创造”效应的时候,区域化就会使本区域内总体福利水平上升。同时,随着区域内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也可以使区域内总体福利水平上升。 作为这一区域内正在蓬勃发展的大国,中国的和平崛起使“中国崩溃论”和“中国威胁论”不攻自破。在区域合作方面,中国首先应该开展与港澳台的合作,建立真正的大中华区域合作;其次就是借助与东盟国家在地域上的优势,进行充分的产业结构互补,实现区域内阶梯性的共同发展;最后,当然要考虑美、欧、日、韩等国的作用,实现更高层次、更大范围内的区域合作。 对区内国家而言,当前的发展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是新加坡,市场运行良好,金融市场发达、信息化程度高、基础设施完善;第二梯队包括马来西亚、中国、泰国、菲律宾等国,金融市场不太稳定、信息化发展速度快但力量小、市场潜力小;第三梯队包括越南、缅甸等国,政策不稳定性强、市场购买力不足,但土地、森林资源丰富。加强这三个梯队间的交流合作对于提高这一区域的市场稳定性和提高深加工能力大有裨益。 在实践中,下面一引起问题会困扰区域化的发展:(一)中国虽然比东盟中任何单一的经济体实力强大很多,但是这个区域并不需要“雁行模式”那样的领袖;如果真的需要,东盟作为领导会使这一区域作用更加稳定地发展下去。(二)腐败问题存在于这个区域,而这些国家对市场的调控能力都不强,政策有随时发生变化的可能。(三)由于区域内岛屿众多,各国在一些岛屿的归属权问题上存在着巨大的争议。(四)区域内部发展水平差异大。(五)区域合作面临着政治、体制上的障碍。 具体而言,中国与东盟的合作应该在旅游、海运的发展为基础,逐步发展商品和服务贸易,加强环保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对于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本文提出了以下五点建议:(一)充分利用区域内各国政府的主导作用,通过整合资源创造区域旅游品牌,建立大的东南亚旅游圈。(二)加快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区内各国不同的特色,实现旅游资源的增值。(三)开展强大的对外宣传工作,有针对性地向区外推荐旅游路线,聚集区内的人气。(四)提高区域内相关产业的服务、接待能力,吸引区外相关产业的高级人才。(五)完善市场管理,建立开放的市场环境,在成员国间互相协调、共同监督。 在旅游业发展和资本积累的作用下,还要加强区内海洋产业、高新技术开发、金融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增长极的带动作用,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和人才;通过区域内的优势互补、互通有无,增强区内各国的区域感、归属感,实现区域内的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